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8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头、芯杆及活塞,针筒上具有开口向下的注射腔,针筒的顶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活塞固定在芯杆上,且滑动设置在注射腔内,芯杆的顶端向上延伸有卡接部,针头的底部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连接孔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用于和针头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将针头内置在针筒的注射腔内,从而对针头进行防护,防止针头裸露在外误伤到人,同时也可防止针头被碰撞发生损坏,并可巧妙的利用转动芯杆,使针头能够旋紧固定在针筒的连接部上,实现医护人员不需要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即可将针头固定,从而可避免针头被污染,提高注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注射器
,尤其是一种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医疗器具,用于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传统注射器的结构主要由针筒、活塞、芯杆及针头组成,使用时为通过推动芯杆,利用芯杆上的活塞将针筒中的药液从针头射出;由于注射器的针头较为锋利,容易伤人,且针头自身也容易被碰撞发生损坏,因此,现有的注射器普遍会设置会在针头上套设针头保护套进行防护,一方面如果针头保护套在针头上套设的过紧,会容易致使在使用时很难将针头保护套从针头上取下,另一方面如果针头保护套在针头上套设的过松,会容易出现针头保护套从针头上脱落,从而导致针头保护套失去作用,无法对针头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采用在针头上套设针头保护套进行防护,容易出现针头保护套在针头上套设的过紧或过松的情况,现提供一种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头、芯杆及活塞,所述针筒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针头(2)、芯杆(3)及活塞(4),所述针筒(1)上具有开口向下的注射腔(1-1),所述针筒(1)的顶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上贯穿有与注射腔(1-1)连通的连接孔(1-21),所述活塞(4)固定在芯杆(3)上,且滑动设置在注射腔(1-1)内,所述芯杆(3)的顶端向上延伸有卡接部(3-1),所述卡接部(3-1)穿过活塞(4),所述针头(2)位于注射腔(1-1)内,所述针头(2)的底部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孔(1-2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用于和针头(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针头(2)内部具有位于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针头(2)、芯杆(3)及活塞(4),所述针筒(1)上具有开口向下的注射腔(1-1),所述针筒(1)的顶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上贯穿有与注射腔(1-1)连通的连接孔(1-21),所述活塞(4)固定在芯杆(3)上,且滑动设置在注射腔(1-1)内,所述芯杆(3)的顶端向上延伸有卡接部(3-1),所述卡接部(3-1)穿过活塞(4),所述针头(2)位于注射腔(1-1)内,所述针头(2)的底部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孔(1-2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用于和针头(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针头(2)内部具有位于上方的针孔(2-1)和位于下方的卡接孔(2-2),所述针孔(2-1)与卡接孔(2-2)连通,所述卡接孔(2-2)与卡接部(3-1)相匹配,所述针头(2)位于注射腔(1-1)内,所述芯杆(3)的卡接部(3-1)卡设在卡接孔(2-2)中,所述芯杆(3)的轴线与针头(2)的轴线重合,所述针头(2)的轴线与连接孔(1-21)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1)上套设有弹性套(5),所述弹性套(5)被夹紧在卡接部(3-1)与卡接孔(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内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5)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凸起(5-1),所述卡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徐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双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