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56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包括直流12V电源DC1、蜂鸣器Y1、三极管Q1、电阻R3、按钮开关AN1、AN4、AN6、AN7、AN8、AN1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按钮开关AN5、电阻R1、单向可控硅VT1、二极管D1、电阻R6、二极管D7,电阻R7、电容C1、三极管Q3、二极管D2、电阻R8、R9、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按钮开关AN3、电阻R13、单向可控硅VT2、单向可控硅VT3、按钮开关AN11、电阻R14、单向可控硅VT4、按钮开关AN9、电阻R16、单向可控硅VT5、按钮开关AN8、电阻R18、单向可控硅VT6、按钮开关AN2、电阻R20、二极管D6、电容C3、电阻R22、电阻R23、三极管Q7、J1继电器、J1‑1常开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密码锁电路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子锁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社会科技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家庭防盗意识和对通过智能远程控制来方便人们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如何拥有更加方便智能的生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包括直流12V电源DC1、蜂鸣器Y1、三极管Q1、电阻R3、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4、按钮开关AN6、按钮开关AN7、按钮开关AN8、按钮开关AN1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按钮开关AN5、电阻R1、单向可控硅VT1、二极管D1、电阻R6、二极管D7,电阻R7、电容C1、三极管Q3、二极管D2、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按钮开关AN3、电阻R13、单向可控硅VT2、单向可控硅VT3、按钮开关AN11、电阻R14、单向可控硅VT4、按钮开关AN9、电阻R16、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12V电源DC1、蜂鸣器Y1、三极管Q1、电阻R3、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4、按钮开关AN6、按钮开关AN7、按钮开关AN8、按钮开关AN1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按钮开关AN5、电阻R1、单向可控硅VT1、二极管D1、电阻R6、二极管D7,电阻R7、电容C1、三极管Q3、二极管D2、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按钮开关AN3、电阻R13、单向可控硅VT2、单向可控硅VT3、按钮开关AN11、电阻R14、单向可控硅VT4、按钮开关AN9、电阻R16、单向可控硅VT5、按钮开关AN8、电阻R18、单向可控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密码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12V电源DC1、蜂鸣器Y1、三极管Q1、电阻R3、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4、按钮开关AN6、按钮开关AN7、按钮开关AN8、按钮开关AN1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按钮开关AN5、电阻R1、单向可控硅VT1、二极管D1、电阻R6、二极管D7,电阻R7、电容C1、三极管Q3、二极管D2、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按钮开关AN3、电阻R13、单向可控硅VT2、单向可控硅VT3、按钮开关AN11、电阻R14、单向可控硅VT4、按钮开关AN9、电阻R16、单向可控硅VT5、按钮开关AN8、电阻R18、单向可控硅VT6、按钮开关AN2、电阻R20、二极管D6、电容C3、电阻R22、电阻R23、三极管Q7、J1继电器、J1-1常开触点、二极管D5、二极管D3、电阻R10、电容C2、电阻R11、二极管D4;
其中,直流12V电源DC1的正极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至蜂鸣器Y1的正极;另一路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经由电阻R3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输出12V电压,给密码按键供电,所述的直流12V电源DC1还通过电阻R3连接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通过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4、按钮开关AN6、按钮开关AN7、按钮开关AN8和按钮开关AN12中的任一个,经电阻R4、电阻R5分压后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使三极管Q2导通、使三极管Q1截止;
所述的12V电压经按钮开关AN5再通过电阻R1连接至单向可控硅VT1的触发脚2脚,且在按钮开关AN5被按压后单向可控硅VT1导通并自锁,所述单向可控硅VT1的3脚输出12V电压并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至单向可控硅VT2的1脚,另一路经二极管D1正向导通,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输出12V电压且经电阻R6接地,以及经电阻R7向电容C1充电,以及通过二极管D2正向导通,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输出12V电压经电阻R8和电阻R9分压后连接至三极管Q4的基极,使三极管Q4截止,三极管Q5截止,三极管Q6截止,蜂鸣器Y1不工作,不发出声音;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输出的12V电压还连接至三极管Q5的集电极,以及经电阻R10连接至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导通后,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的发射极无12V电压输出,使单向可控硅VT1的1脚如12V电压也截止,此时,二极管D1截止,电容C1将通过D7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到负极再到电阻R6到地快速放电;同时,三极管Q5也截止,三极管Q2截止,使三极管Q1导通,电子密码锁电路恢复到初始待机状态;此时二极管D3截止,电容C2所充电压经电阻R11到三极管Q6的基极,再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到地放电,使三极管Q6保持导通,蜂鸣器Y1保持发声,待电容C1被放完电,三极管Q6截止,蜂鸣器Y1失电不发声;
所述的12V电压还经按钮开关AN3、电阻R13连接至单向可控硅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举柱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市同心畅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