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4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包括本体、导尿管和把手,所述本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管传送带和位于所述导管传送带上方位置的导管通道;所述导尿管自所述导管通道的后端伸入并与所述导管传送带顶部接触,所述导尿管在所述导管传送带作用下推进至所述导管通道的前端并伸出。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置摄像头,所述本体的上端靠后有与所述前置摄像头连接的转动式液晶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设计巧妙,针对性强,适用于需自我间歇导尿的女性患者,使患者自我操作更准确快捷,提高效率,同时降低尿路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患者自我成就感,十分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IC)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金标准。国内一项社区调查中表明,间歇性导尿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当中仅占43.2%,且20.7%认为其麻烦,操作不方便。目前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自我间歇性导尿技术依从性不高,主要与存在如下困难相关:第一尿道口定位困难,因女性尿道生理结构差异,女性患者在间歇导尿过程中常常难以找到尿道口位置;第二手部力量不足,神经源性疾病通常会影响手功能灵敏度,造成患者手部运动及感觉功能受损;第三尿管容易被污染,在尿道口定位过程中,尿管反复插入或触碰他处,容易引发尿路感染。目前临床上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方法有:第一借助镜子辅助定位尿道口,患者实际操作时镜子不方便固定,且操作过程中患者不能随意调整镜子位置以及容易污染尿管;第二依赖他人,如医护人员或者家属,间歇导尿操作涉及个人隐私,使患者个人尊严受损,不利于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导尿管(3)和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管传送带(2)和位于所述导管传送带(2)上方位置的导管通道(9),所述导管通道(9)前后贯通且其底部设有正对所述导管传送带(2)的开口;所述导尿管(3)自所述导管通道(9)的后端伸入并与所述导管传送带(2)顶部接触,所述导尿管(3)在所述导管传送带(2)作用下推进至所述导管通道(9)的前端并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导尿管(3)和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管传送带(2)和位于所述导管传送带(2)上方位置的导管通道(9),所述导管通道(9)前后贯通且其底部设有正对所述导管传送带(2)的开口;所述导尿管(3)自所述导管通道(9)的后端伸入并与所述导管传送带(2)顶部接触,所述导尿管(3)在所述导管传送带(2)作用下推进至所述导管通道(9)的前端并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整体呈拱形结构,且所述把手(4)可拆卸装设于所述本体(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上设有控制按钮(5),所述控制按钮(5)与所述导管传送带(2)的伺服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歇导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传送带(2)表面设有可与所述导尿管(3)静电吸附的PVC静电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女用非接触式自我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琼蔡文智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