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建莉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3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临床用消毒装置,包括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包括外壳体、内胆等。内部设有臭氧管、臭氧还原组件等。采用抽负压后充气体臭氧消毒技术,对细菌和微生物杀灭效果好,消毒效果好。采用臭氧还原剂技术,消毒结束,残留气体还原后为氧气再排放,环保无污染。侧面设有扶手,底座设有带刹车万向脚轮便于移动和定位。边角采用大半径圆弧角结构,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给病人进行治疗时,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为供应无菌医疗器械,免除对病人的交叉感染,必须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但是,消毒效果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消毒方法及其利弊,以便使医疗器械的消毒过程快速、有效且费用低廉。目前通常使用的消毒方法有传统的蒸汽、伽玛射线、电子束、紫外线以及氧化乙烯(环氧乙烷)、臭氧等,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应当根据消毒的对象选取。臭氧杀菌机理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臭氧灭活病毒则认为氧化作用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消毒装置,包括1个箱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1)包括1个开口向上且四边都朝里折边的敞口方盒状外壳体(1a),所述外壳体(1a)前方上部设有控制显示屏(1d),所述外壳体(1a)上部两侧外表面上安装有扶手(1f),所述外壳体(1a)后部底部中央开设有电源线安装通孔(1a2),所述电源线安装通孔(1a2)穿装有电源线(1h),所述外壳体(1a)前部折边上开设有竖直的锁孔(1a1),/n所述外壳体(1a)内部装有1个开口向上的敞口方盒状的内胆(1b),所述外壳体(1a)和内胆(1b)之间形成一个四边朝上的敞口盒形的封闭的腔体(I),/n所述腔体(I)后部竖立空间中部自下而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消毒装置,包括1个箱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包括1个开口向上且四边都朝里折边的敞口方盒状外壳体(1a),所述外壳体(1a)前方上部设有控制显示屏(1d),所述外壳体(1a)上部两侧外表面上安装有扶手(1f),所述外壳体(1a)后部底部中央开设有电源线安装通孔(1a2),所述电源线安装通孔(1a2)穿装有电源线(1h),所述外壳体(1a)前部折边上开设有竖直的锁孔(1a1),
所述外壳体(1a)内部装有1个开口向上的敞口方盒状的内胆(1b),所述外壳体(1a)和内胆(1b)之间形成一个四边朝上的敞口盒形的封闭的腔体(I),
所述腔体(I)后部竖立空间中部自下而上安装有电动进气阀(1i)、臭氧发生器(1k)、电动排气阀(1l),所述电动进气阀(1i)进气端密封穿出外壳体(1a),所述电动进气阀(1i)出气端密封穿入内胆(1b)内,所述电动排气阀(1l)出气端密封穿出外壳体(1a),所述电动排气阀(1l)进气端密封穿入内胆(1b)内,所述腔体(I)前部竖立空间中部自上而下安装有控制器(1c)、臭氧传感器(1p),所述臭氧传感器(1p)密封穿入内胆(1b)前部中间,
所述电动排气阀(1l)出气端依次连接有臭氧还原组件(1j)、电动外排风扇(1o),
所述腔体(I)内装有装配状态为U形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莉
申请(专利权)人:施建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