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包括:无负压供水单元(2)、自来水进水单元(1)、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高层建筑用户(4)、本地控制系统(5)、远程服务器(6)、用户端(7)。该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本地控制系统、远程服务器和用户端的配合,人们可以在远程操控供水系统,人们通过用户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工作参数,满足不同人的使用需求,供水效果好;该系统可以自动对各种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且自动处理,发现异常自动发送信息给移动终端,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网自来水供水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每天生活都离不开的资源,经济发展中的高能耗也成了我国工业及居民生活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节能技术的日新月异,节约能源,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在城镇居民建筑中,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市政自来水管线的延长,因自来水压力不足造成的用水困难等问题出现,就需要以管网叠压的形式对自来水进行输送,真空抑制器是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主要核心部件,主要是用在市政自来水管网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上,来抑制供水系统内产生的负压,是保持自来水管网压力平衡的设备,但是现有的供水系统中真空抑制器的压力是统一恒定的,实际情况是各处的负压数值不同,这样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各地的供水效果不一,有些地方的水压大,有些地方的水压小甚至高层没水,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能有效控制供水压力,合理控制系统运行状态,减少能源消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包括:无负压供水单元;自来水进水单元,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通过水管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连接;自来水出口缓冲罐,所述自来水出口缓冲罐通过泵组出水管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连接;高层建筑用户,所述高层建筑用户通过自来水管与所述自来水出口缓冲罐连接;本地控制系统,所述本地控制系统与所述无负压供水单元电连接,控制系统内电磁阀组和加压泵组的工作状态;远程服务器,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接收所述本地控制系统上传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报警和存储,并将处理结果下传至所述本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运行;用户端,所述用户端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连接,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当有报警信息时,用户可根据报警信号,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倒流防止器。优选的,无负压供水单元包括自来水进水缓冲罐、加压泵进口阀组、加压泵组、加压泵出口阀组、泵组出水总管;所述自来水进水缓冲罐顶部设置有倒气管;所述自来水进水缓冲罐通过泵组进水管与加压泵进口阀组连接;所述加压泵出口阀组通过泵组出水管与自来水出口缓冲罐连接;所述泵组出水总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分析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和报警模块。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文字信息发送模块、语音播报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优选的,所述本地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服务器和所述用户端之间通过GPRS网络、3G网络、4G网络、RF射频和Zigbee协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用户端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专用设备。优选的,所述自来水进水缓冲罐、自来水出水缓冲罐和连接水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其有益效果:该系统设计合理,通过本地控制系统、远程服务器和用户端的配合,人们可以在远程操控供水系统,人们通过用户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工作参数,满足不同人的使用需求,供水效果好;该系统可以自动对各种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且自动处理,发现异常自动发送信息给移动终端,方便人们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远程服务器原理框图;在图1-图2中:1-自来水进水单元,11-压力传感器,12-电磁阀,13-倒流防止器,2-无负压供水单元,21-自来水进水缓冲罐,22-倒气管,23-加压泵进口阀组,24-加压泵组,25-加压泵出口阀组,26-泵组进水管,27-泵组出水管,28-压力传感器,29-泵组出水总管,3-自来水出水缓冲罐,4-高层建筑用户,5-本地控制系统,6-远程服务器,7-用户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包括无负压供水单元2;自来水进水单元1,自来水进水单元1通过水管与自来水进水单元1连接;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通过泵组出水管27与自来水进水单元1连接;高层建筑用户4,高层建筑用户4通过自来水管与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连接;本地控制系统5,本地控制系统5与无负压供水单元2电连接,控制系统内电磁阀组和加压泵组的工作状态;远程服务器6,远程服务器6与本地控制系统5连接,远程服务器6接收本地控制系统5上传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报警和存储,并将处理结果下传至本地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运行;用户端7,用户端7与远程服务器6连接,接收远程服务器6发送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当有报警信息时,用户可根据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自来水进水单元1包括压力传感器11、电磁阀12和倒流防止器1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无负压供水单元2包括自来水进水缓冲罐21、加压泵进口阀组23、加压泵组24、加压泵出口阀组25、泵组出水总管29;自来水进水缓冲罐21顶部设置有倒气管22;自来水进水缓冲罐21通过泵组进水管26与加压泵进口阀组23连接;加压泵出口阀组25通过泵组出水管27与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连接;泵组出水总管29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2,远程服务器6包括数据存储模块61、分析处理模块62、数据接收模块63、指令发送模块64和报警模块6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报警模块65包括文字信息发送模块、语音播报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地控制系统5、远程服务器6和用户端7之间通过GPRS网络、3G网络、4G网络、RF射频和Zigbee协议电性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用户端7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专用设备。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系统工作流程为:S1:登录用户端上的账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定自己家供水系统的参数,用户端将相关参数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将相关参数发送给本地控制系统,本地控制系统再将各个参数发送给各个装置;S2:供水过程,自来水通过自来水进水单元进入无负压供水单元的自来水进水缓冲罐,自来水从自来水进水缓冲罐中流入泵组进水管,加压泵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无负压供水单元(2);/n自来水进水单元(1),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通过水管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连接;/n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所述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通过泵组出水管(27)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连接;/n高层建筑用户(4),所述高层建筑用户(4)通过自来水管与所述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连接;/n本地控制系统(5),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与所述无负压供水单元(2)电连接,控制系统内电磁阀组和加压泵组的工作状态;/n远程服务器(6),所述远程服务器(6)与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6)接收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上传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报警和存储,并将处理结果下传至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运行;/n用户端(7),所述用户端(7)与所述远程服务器(6)连接,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6)发送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当有报警信息时,用户可根据报警信号,进行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负压供水单元(2);
自来水进水单元(1),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通过水管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连接;
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所述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通过泵组出水管(27)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连接;
高层建筑用户(4),所述高层建筑用户(4)通过自来水管与所述自来水出口缓冲罐(3)连接;
本地控制系统(5),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与所述无负压供水单元(2)电连接,控制系统内电磁阀组和加压泵组的工作状态;
远程服务器(6),所述远程服务器(6)与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6)接收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上传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报警和存储,并将处理结果下传至所述本地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运行;
用户端(7),所述用户端(7)与所述远程服务器(6)连接,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6)发送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当有报警信息时,用户可根据报警信号,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进水单元(1)包括压力传感器(11)、电磁阀(12)和倒流防止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无负压供水单元(2)包括自来水进水缓冲罐(21)、加压泵进口阀组(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阜阳市大洋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