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0036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在水稳基层上表面以检查井形心为中心确定基坑,并破除基坑内的水稳基层;S2:井筒施工:对基底井周部分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实、找平;S3:钢筋加工、安装:在加固腔内安装钢筋笼;S4:内膜制作、安装:用铁皮制作内膜套在井口处;S5:浇筑混凝土:在加固腔内浇筑钢纤维混凝土;S6:高程控制:将井盖安装高程按测量定位的四个点用“十字法”控制;S7:沥青混凝土施工:在钢纤维混凝土终凝后涂刷沥青透层粘油,并在沥青透层粘油上表面摊铺沥青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对检查井井周进行加固,减小检查井周边的开裂和下沉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设
,具体涉及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现有的检查井一般是由井座、井筒、井盖和相关配件等组成,建设在校区内或交通道路上等;检查井均为砖砌结构,球墨铸铁井盖放在砖砌井筒上与沥青路面相接。由于检查井属于刚性构筑物,沥青路面相对其为柔性结构,使得道路的沥青路面与砖砌检查井结合处脆弱,导致应力集中现象,破坏应力容易超过允许应力,导致检查井周边容易出现开裂、下沉等现象。另外,降水容易通过沥青与检查井之间缝隙渗入到路基后软化路基,导致检查井周边承载力进一步降低,加剧破坏的产生,且在寒冷地区存在冻胀现象时这一问题会加剧;检查井盖经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两者存在变形量不一样、应力不同的问题,导致沉降量也不同,使得沥青砼的变形较大,检查井的变形较小,因而在成检查井的周边率先破坏,出现井体龟裂、下沉的现象;井周处产生的高程差受到汽车的冲击破坏,进一步导致路面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其优点是对检查井井周进行加固,减小检查井周边的开裂和下沉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坑开挖:在检查井的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上表面以检查井形心为中心确定基坑,并破除基坑内的水稳基层,形成加固腔;S2:井筒施工:对基底井周部分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实、找平;S3:钢筋加工、安装:在加固腔内安装钢筋笼,钢筋笼包括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以及设置在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之间用于固定环向受力钢筋的固定筋,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沿井周环向设置;S4:内膜制作、安装:用铁皮制作圆形内膜套在井口处;S5:浇筑混凝土:在加固腔内浇筑钢纤维混凝土,形成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浇筑至水稳基层中的二层沥青路面标高5cm,并与水稳基层中的一层沥青路面上表面平齐;S6:高程控制:将井盖安装高程按测量定位的四个点用“十字法”控制;S7:沥青混凝土施工:在钢纤维混凝土终凝后,将表面浮浆拉毛并涂刷沥青透层粘油,再在沥青透层粘油上表面摊铺沥青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检查井井周进行加固,减小检查井周边的开裂和下沉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S1中所述基坑为圆形。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坑的直径为2m。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S1中所述基坑内的水稳基层具体为:1)用切割锯在二层沥青上表面进行切缝;2)通过风镐破除水稳基层至二层沥青标高下50cm;3)水稳基层的破除尺寸小于基坑尺寸。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S5中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在浇筑时,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浇筑钢纤维混凝土时,实用插入式振捣棒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得钢纤维混凝土均匀的分散在加固腔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S5中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浇筑后覆盖塑料布并进行洒水养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了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加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防开裂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5中所述钢纤维混凝土由水泥、集料、粉煤灰、外加剂和钢纤维掺配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纤维加入混凝土中,减小因荷载在基体混凝土引起的细裂缝端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提高整个复合材料的抗裂性。同时,由于混凝土与钢纤维接触界面之间有很大的界面粘结力,因而可将外力传到抗拉强度大,延伸率高的纤维上面,使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个均匀的整体,抵抗外力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原有的抗拉、抗弯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加剂设置为泵送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送剂作为一种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的外加剂,具有卓越的减水增强效果和缓凝保塑性能,从而加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早强缓凝作用,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具有抗拉、抗弯、抗裂以及耐冲击、耐疲劳、韧性加强的效果,从而延长了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加快了混凝土的凝结速度,缩短了施工工期。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S6中井盖安装高程高出水稳基层中的二层沥青上表面的4.2cm。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S7中所述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安装井盖,井盖顶高与设计高程高出2mm,并与路坡相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检查井井周开挖基坑,并在基坑内放入钢筋笼,并浇筑钢纤维混凝土,从而对检查井井周进行加固,减小检查井周边的开裂和下沉的可能性;2.通过在钢纤维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加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抗弯强度和断裂延伸率,从而减小检查井周边的开裂和下沉的可能性;3.通过在钢纤维混凝土中加入泵送剂,加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早强缓凝作用,提高其抗拉、抗弯、抗裂以及耐冲击、耐疲劳、韧性加强的效果,从而延长了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加快了混凝土的凝结速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凸显本专利技术中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与内膜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井盖;11、井圈;12、内膜;13、井筒;14、井座;15、页岩砖;16、填充物;2、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3、沥青透层粘油;4、沥青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坑开挖:在检查井的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的上表面以检查井形心为中心进行画圆,用以确定基坑的面积,将基坑设置为直径2m的圆形。确定好基坑的范围后,通过切割锯在水稳基层的二层沥青上表面采用切割锯进行切缝,然后工作人员使用风镐破除基坑内的水稳基层。破除水稳基层的尺寸大小小于基坑的尺寸大小,破除的深度为水稳基层的上表面至水稳基层中二层沥青标高下50cm,工作人员在基坑的预留边缘部分15cm处通过人工凿除,从而保证基坑坑壁整齐、圆顺。水稳基层破除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基底残留的杂质清理干净并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冲洗、湿润,从而对基地进行养护,提高基坑的质量。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至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开挖,工作人员在开挖的过程中需要检查坑底宽度,当坑底宽度不足时,以每1m为分界点进行修边至设计标高,然后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S2:井筒施工:井筒13采用砖彻井筒,工作人员在基底井周部分采用低标号C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基坑开挖:在检查井的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上表面以检查井形心为中心确定基坑,并破除基坑内的水稳基层,形成加固腔;/nS2:井筒施工:对基底井周部分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实、找平;/nS3:钢筋加工、安装:在加固腔内安装钢筋笼,钢筋笼包括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以及设置在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之间用于固定环向受力钢筋的固定筋,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沿井周环向设置;/nS4:内膜制作、安装:用铁皮制作圆形内膜(12)套在井口处;/nS5:浇筑混凝土:在加固腔内浇筑钢纤维混凝土,形成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2),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2)浇筑至水稳基层中的二层沥青路面标高5cm,并与水稳基层中的一层沥青路面上表面平齐;/nS6:高程控制:将井盖(1)安装高程按测量定位的四个点用“十字法”控制;/nS7:沥青混凝土施工:在钢纤维混凝土终凝后,将表面浮浆拉毛并涂刷沥青透层粘油(3),再在沥青透层粘油(3)上表面摊铺沥青混凝土(4)。/n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坑开挖:在检查井的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上表面以检查井形心为中心确定基坑,并破除基坑内的水稳基层,形成加固腔;
S2:井筒施工:对基底井周部分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实、找平;
S3:钢筋加工、安装:在加固腔内安装钢筋笼,钢筋笼包括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以及设置在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之间用于固定环向受力钢筋的固定筋,两层环向受力钢筋网沿井周环向设置;
S4:内膜制作、安装:用铁皮制作圆形内膜(12)套在井口处;
S5:浇筑混凝土:在加固腔内浇筑钢纤维混凝土,形成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2),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层(2)浇筑至水稳基层中的二层沥青路面标高5cm,并与水稳基层中的一层沥青路面上表面平齐;
S6:高程控制:将井盖(1)安装高程按测量定位的四个点用“十字法”控制;
S7:沥青混凝土施工:在钢纤维混凝土终凝后,将表面浮浆拉毛并涂刷沥青透层粘油(3),再在沥青透层粘油(3)上表面摊铺沥青混凝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基坑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直径为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冯力余家兴张树许娇陈静王璐周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