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包括中空锚杆、注浆体、竹钉、竹筒支撑梁、主横向竹条、次横向竹条、纵向竹条、垫片、螺帽,其中,所述中空锚杆、注浆体、垫片、螺帽及竹钉布置与边坡坡体中,用于支撑水土流失防护结构;所述竹筒支撑梁布置于边坡坡面上,用于固定支撑纵横向竹条;所述纵横向竹条组成竹条网格布置于边坡坡面上,用于固定植生土。从而解决了农村公路土质边坡坡面防护型式简易所致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存在问题,且结构设计简单、施工快捷方便,造价低廉、生态环保,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浅层具有加固作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作用,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水土流失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农村公路边坡防护多采用简易植物防护技术(种草、铺草皮、植树、自然形成植被),不易使坡面水土保持,边坡坡面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公路运营环境较差。响应国家工程建设低碳环保生态号召,充分利用农村毛竹产量丰富地域优势和材料性能优势,设计一种以毛竹为主的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生态防护结构有利于农村公路土质边坡养护工作的开展,建设好美丽“四好农村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农村公路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且结构设计简单、施工快捷方便,造价低廉、生态环保,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浅层具有加固作用,能够较好的发挥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作用,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至少包括,竹筒支撑梁,所述竹筒支撑梁并列设置于边坡坡面上,所述竹筒支撑梁的正面沿纵向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本身的圆形锚杆孔,所述竹筒支撑梁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本身的方形竹条孔;中空锚杆,所述中空锚杆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锚杆孔并插入边坡坡体内,然后通过将注浆体注入至所述中空锚杆内达到压实注满状态以固定所述中空锚杆,垫片和螺帽,所述垫片和所述螺帽将所述中空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竹筒支撑梁上以保证所述竹筒支撑梁稳定紧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竹筒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多根主横向竹条,所述主横向竹条两端与所述竹筒支撑梁上的方形竹条孔相卡合并通过钢丝绑扎在一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根所述主横向竹条之间还设置有次横向竹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竹筒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多根纵向竹条,所述纵向竹条均匀布置于所述竹筒支撑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主横向竹条和所述次横向竹条形成交叉节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横向竹条和所述纵向竹条所形成的交叉节点及所述次横向竹条和所述纵向竹条所形成的交叉节点均通过钢丝绑扎紧固以形成竹条网格。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节点上还设置有竹钉,所述交叉节点所形成的夹角处还设置有插入边坡坡体内以防止所述竹条网格变形的竹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竹条网格的尺寸为250~300mm,且所述竹条网格之间设有用于喷播混有草籽的植生土,并通过稻草或防护网覆盖所述植生土表面,以确保植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空锚杆、注浆体、竹筒支撑梁、垫片、螺帽、主横向竹条、次横向竹条、纵向竹条、竹钉及植生土布置于边坡坡体与坡面上,致力于防止水土流失,解决了农村公路土质边坡坡面防护型式简易所致水土流失的普遍现象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施工快捷方便,造价低廉、生态环保,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浅层具有加固作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作用,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空锚杆、注浆体、竹筒支撑梁、垫片、螺帽、主横向竹条、次横向竹条、纵向竹条、竹钉及植生土布置于边坡坡体与坡面上,致力于防止水土流失,解决了农村公路土质边坡坡面防护型式简易所致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存在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施工快捷方便,造价低廉、生态环保,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浅层具有加固作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作用,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土流失防护结构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竹筒支撑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竹筒支撑梁测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竹筒支撑梁正视图。图中,10、竹筒支撑梁,15、圆形锚杆孔,16、方形竹条孔,20、中空锚杆,25、注浆体,26、垫片,27、螺帽,30、主横向竹条,40、次横向竹条,50、纵向竹条,51、交叉节点,60、竹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征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包括竹筒支撑梁10,所述竹筒支撑梁10至少为两根,且两根所述竹筒支撑梁10并列设置于边坡坡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正面沿纵向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10本身的圆形锚杆孔15;所述圆形锚杆孔15至少为两个,具体地,所述竹筒支撑梁10是通过开挖边坡、刷坡、放线,整理坡面后,然后在放置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位置处开挖放置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纵向梁槽,其中,纵向梁槽优选的深度为60~70mm,宽度为120~140mm,然后在纵向梁槽与竹筒支撑梁10上的圆形锚杆孔15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挖垂直于坡面的预钻孔,优选的,预钻孔孔径为30~50mm,孔深为700~900m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竹筒支撑梁10优选采用竹龄不低于5年的外径为120~140mm毛竹加工形成,同时竹筒支撑梁10长度可以根据边坡高度裁定,此外,所述圆形锚杆孔15直径为25~30mm。进一步地,还包括中空锚杆20,所述中空锚杆20至少为四根,且所述中空锚杆20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锚杆孔15并插入边坡坡体内,然后通过将注浆体25注入至所述中空锚杆20内达到压实注满状态以固定所述中空锚杆20,其中,所述中空锚杆20采用外径为25mm的中空锚杆,长度为900~1100mm,具体地,所述中空锚杆20采用外径为25mm的中空锚杆,长度为900mm的中空锚杆,从而将所述中空锚杆20一端穿过竹筒支撑梁10上的圆形锚杆孔15后并插入垂直于边坡坡面的预钻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竹筒支撑梁(10),所述竹筒支撑梁(10)并列设置于边坡坡面上,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正面沿纵向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10)本身的圆形锚杆孔(15);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10)本身的方形竹条孔(16);/n中空锚杆(20),所述中空锚杆(20)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锚杆孔(15)并插入边坡坡体内,然后通过将注浆体(25)注入至所述中空锚杆(20)内达到压实注满状态以固定所述中空锚杆(20);/n垫片(26)和螺帽(27),所述垫片(26)和所述螺帽(27)将所述中空锚杆(2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竹筒支撑梁(10)上以保证所述竹筒支撑梁(10)稳定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竹筒支撑梁(10),所述竹筒支撑梁(10)并列设置于边坡坡面上,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正面沿纵向延伸方向等间距开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10)本身的圆形锚杆孔(15);所述竹筒支撑梁(10)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横向贯穿所述竹筒支撑梁(10)本身的方形竹条孔(16);
中空锚杆(20),所述中空锚杆(20)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锚杆孔(15)并插入边坡坡体内,然后通过将注浆体(25)注入至所述中空锚杆(20)内达到压实注满状态以固定所述中空锚杆(20);
垫片(26)和螺帽(27),所述垫片(26)和所述螺帽(27)将所述中空锚杆(2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竹筒支撑梁(10)上以保证所述竹筒支撑梁(10)稳定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筒支撑梁(10)之间还设置有多根主横向竹条(30),所述主横向竹条(30)两端与所述竹筒支撑梁(10)上的方形竹条孔(16)相卡合并通过钢丝绑扎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质边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以强,詹伟,吴灵军,方旭东,朱云峰,吴良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杭州市临安区交通运输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