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99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针灸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包括护板和护垫,护板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护垫,护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二号通孔,护垫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一号通孔,护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一号粘带,护垫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二号粘带,护板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均包括一号卡板和二号卡板,一号卡板与二号卡板固定相连接,护板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座和二号固定座,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弹力束带,通过护垫对护板进行保护,防止皮肤病患者交叉感染,护垫安拆便捷,便于更换,通过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对护板与肩部进行进一步固定,固定牢固,佩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部针灸护板
本技术属于针灸辅助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背部针灸护板。
技术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针灸能够有效地帮助病人去除疾病,缓解疼痛,对许多疾病都有着独特显著地疗效,需要进行背部针灸患者会用到一些辅助装置,比如背部护板。通过背部针灸护板便于对患者背部施针进行针灸治疗,目前,背部针灸护板多为重复使用,接待患者相对较多,护板清洁不便,皮肤病患者容易交叉感染,护板使用尤为不便;背部针灸护板在使用时,需要将其固定佩戴于患者背腹部,通过束带结构对其进行固定,固定不牢,佩戴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具有安全卫生和佩戴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包括护板和护垫,护板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护垫,护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二号通孔,护垫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一号通孔,护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一号粘带,护垫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二号粘带,护板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均包括一号卡板和二号卡板,一号卡板与二号卡板固定相连接,护板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座和二号固定座,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弹力束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背部针灸护板优选技术方案,护板与护垫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贴合,一号粘带与二号粘带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粘合,二号通孔与一号通孔均为圆形结构且相互重合,一号固定件与二号固定件均为弧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背部针灸护板优选技术方案,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均为方形结构,弹力束带的一端与一号固定座固定相连接,弹力束带的另一端固定有挂环,二号固定座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挂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背部针灸护板优选技术方案,挂环与挂钩套合相连接,挂环为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背部针灸护板优选技术方案,挂钩与二号固定座相互垂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背部针灸护板优选技术方案,弹力束带为方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为一种弧形结构的护板,且护板两侧均设置有弧形结构的护垫,护板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一号粘带,护垫一侧表面固定有二号粘带,护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二号通孔,护垫表面开设有若干一号通孔,护板与护垫之间通过一号粘带和二号粘带粘合相连接,一号通孔与二号通孔相互重合且内部相通,护垫安拆便捷,便于更换,通过护垫能够对护板进行保护,防止护板重复使用,造成皮肤病患者交叉感染;护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均包括底端的一号卡板与上端的二号卡板,一号卡板与二号卡板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固定,通过护板底端的弹力束带对护板与腹部进行固定,同时通过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对护板与肩部进行进一步固定,护板佩戴方便,固定稳定牢固,佩戴舒适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正视护垫拆下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后视护垫拆下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护垫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挂环与挂钩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板;2、护垫;3、一号通孔;4、一号固定件;5、二号固定件;6、一号固定座;7、二号固定座;8、二号通孔;9、一号粘带;10、弹力束带;11、一号卡板;12、二号卡板;13、二号粘带;14、挂钩;15、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包括护板1和护垫2,护板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护垫2,护板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二号通孔8,护垫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一号通孔3,护板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一号粘带9,护垫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二号粘带13,护板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均包括一号卡板11和二号卡板12,一号卡板11与二号卡板12固定相连接,护板1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座6和二号固定座7,一号固定座6与二号固定座7之间设置有弹力束带10,本实施例中护垫2安拆便捷,便于更换,通过护垫2能够对护板1进行保护,防止护板1重复使用,造成皮肤病患者交叉感染,通过护板1底端的弹力束带10对护板1与腹部进行固定,同时通过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对护板1与肩部之间进行进一步固定,护板1佩戴方便,固定稳定牢固,佩戴舒适。具体的,护板1与护垫2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贴合,一号粘带9与二号粘带13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粘合,二号通孔8与一号通孔3均为圆形结构且相互重合,一号固定件4与二号固定件5均为弧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护板1为弧形橡胶板,护垫2为弧形纺布质垫,与肌肤贴合舒适,护垫2设于护板1两侧,对护板1进行双层保护,护垫2与护板1之间通过二号粘带13和一号粘带9粘合固定相连接,一号粘带9和二号粘带13均为弧形尼龙布质,一号粘带9和二号粘带13表面分别设置有粘钩和粘毛,护垫2安拆方便,便于更换,护垫2经清洗后可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一号通孔3和二号通孔8内部相通便于施针进行针灸,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均为弧形橡胶件,且均包括一号卡板11和二号卡板12,一号卡板11与二号卡板12固定相连接且组合成倒J结构,二号卡板12底端固定有海绵垫层,贴合舒适,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便于护板1与肩部的固定。具体的,一号固定座6与二号固定座7均为方形结构,弹力束带10的一端与一号固定座6固定相连接,弹力束带10的另一端固定有挂环15,二号固定座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挂钩14,本实施例中一号固定座6和二号固定座7均为方形橡胶座,一号固定座6用于弹力束带10一端的固定,二号固定座7通过挂钩14与挂环15相互套合用于弹力束带10另一端的固定,方便护板1与腰腹部的固定,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1)和护垫(2),护板(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护垫(2),护板(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二号通孔(8),护垫(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一号通孔(3),护板(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一号粘带(9),护垫(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二号粘带(13),护板(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均包括一号卡板(11)和二号卡板(12),一号卡板(11)与二号卡板(12)固定相连接,护板(1)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座(6)和二号固定座(7),一号固定座(6)与二号固定座(7)之间设置有弹力束带(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1)和护垫(2),护板(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护垫(2),护板(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二号通孔(8),护垫(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一号通孔(3),护板(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一号粘带(9),护垫(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二号粘带(13),护板(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一号固定件(4)和二号固定件(5)均包括一号卡板(11)和二号卡板(12),一号卡板(11)与二号卡板(12)固定相连接,护板(1)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固定座(6)和二号固定座(7),一号固定座(6)与二号固定座(7)之间设置有弹力束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针灸护板,其特征在于:护板(1)与护垫(2)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贴合,一号粘带(9)与二号粘带(13)均为弧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邵涛刘明军姜林姜琦仲崇文张晓林马德慧韩怡然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