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锦粘面料短流程染整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的染整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锦粘面料短流程染整工艺,属于面料的染整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锦粘面料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越来越流行。锦纶纤维具有弹性好、强度高、耐磨、耐用、比重小、不易发霉或生蛀虫等特点;其耐穿、耐用及耐磨性约为羊毛的4-5倍,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锦纶纤维又是一种疏水性纤维,使用时会感到不透湿、不透气,而粘胶纤维是亲水性纤维,具有透气、透湿等优点,但是又不具备锦纶纤维弹性好等优点,易起皱、不挺括;将锦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成锦粘面料,使其优势互补,既具有优良的透湿性和透气性,又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挺括性,大大提升了其使用性能。锦粘面料在染色时,由于锦纶纤维、粘胶纤维化学结构的差异,其染色工艺具有特殊性。目前,锦粘面料染色的主要工艺包括活性/酸性二浴二步法、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一浴二步法等。此类染色工艺通常存在工艺流程比较复杂,能源消耗大,以及染料沾色等问题。以锦粘面料酸性/活性二浴法染色为例,现有的两浴法工艺指的是先对粘胶纤维进行染色,再对锦进行染色的工艺, ...
【技术保护点】
1.锦粘面料短流程染整工艺,工艺流程为一浴法前处理→锦粘面料同浴染色→皂洗→功能后整理;/n1)一浴法前处理:/n按浴比1:10,将坯布置于前处理整理液中;以2℃/min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30-45min;冷却至50℃以下,排液,水洗;前处理整理液中,含精练剂2g/L、双氧水稳定剂2g/L、双氧水3g/L、螯合分散剂2g/L、氢氧化钠3g/L,其余为水;/n2)锦粘面料同浴染色:/n按浴比1:10,室温下,将前处理后的锦粘面料置于染缸中;加入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弱酸性染料、匀染剂1-3g/L,运转10min;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80℃,加入10g/L元明粉,保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锦粘面料短流程染整工艺,工艺流程为一浴法前处理→锦粘面料同浴染色→皂洗→功能后整理;
1)一浴法前处理:
按浴比1:10,将坯布置于前处理整理液中;以2℃/min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温30-45min;冷却至50℃以下,排液,水洗;前处理整理液中,含精练剂2g/L、双氧水稳定剂2g/L、双氧水3g/L、螯合分散剂2g/L、氢氧化钠3g/L,其余为水;
2)锦粘面料同浴染色:
按浴比1:10,室温下,将前处理后的锦粘面料置于染缸中;加入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弱酸性染料、匀染剂1-3g/L,运转10min;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80℃,加入10g/L元明粉,保温30-45min;再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98℃,保温染色30-45min;降温至50℃以下,排废液,水洗;
3)皂洗:
皂洗剂2g/L、浴比1:10、温度90℃、时间10min;
4)功能后整理:
按质量比有机硅乳液:水=60:500的比例配置整理液,充分搅拌溶解;将锦粘面料浸渍于整理液中5min后两浸两轧,轧液率85-100%,180℃烘干;
所述的螯合分散剂由羟丙基多胺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马来酸单酰化物、引发剂、氢氧化钠、二硫化碳、水等聚合而成;聚合时,先将24-38份羟丙基多胺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2-18份丙烯酸、14-21份马来酸单酰化物及400份水置于反应釜中,搅拌溶解,通氮气30min,升温至70℃,加入0.7份引发剂,保温反应6h,然后降温至20℃以下,按摩尔比n[(羟丙基多胺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单酰化物)]:n(NaOH):n(CS2)=1:4:3先加入NaOH,再缓慢滴加CS2,于25℃反应3h,再于45℃反应2h,得所述螯合分散剂;螯合分散剂分子结构如式(a)所示;
所述有机硅乳液,制备方法为,将9-18份复合乳化剂、220份水置于反应釜中,再加入45-72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6-10份季铵盐硅烷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民,梁永松,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