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用面料穿着舒适性愈发显得重要。天然织物如纯棉、纯麻等虽然有较好的吸湿性能,但其导湿与放湿速度较慢,在大量出汗时容易产生闷热感。化纤面料则多采用沟槽型纤维截面以及面料后整理的方式进行吸湿排汗改性,其纺丝加工难度与吸湿耐久性均有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具有成本优势,成品吸湿快干的一种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由细旦涤纶长丝经络筒、加弹倍捻、分条整经、造机后,使用喷水织机织造,再依次经预缩精炼、减量开纤、染色、定型后整理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旦涤纶长丝为50~75D/24~36F/24~37i海岛型双组分复合涤纶长丝,岛相与海相的复合比为75:25~80:2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由细旦涤纶长丝经络筒、加弹倍捻、分条整经、造机后,使用喷水织机织造,再依次经预缩精炼、减量开纤、染色、定型后整理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旦涤纶长丝为50~75D/24~36F/24~37i海岛型双组分复合涤纶长丝,岛相与海相的复合比为75:25~80:20,于一步法加弹倍捻机上加工后使用,所述的织造上机经纱密度为58~72n/cm,上机纬纱密度为33~40n/cm,采用6~16片综的多臂喷水织机,按同面苔绒绉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减量开纤采用轻微碱减量不完全开纤的处理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由细旦涤纶长丝经络筒、加弹倍捻、分条整经、造机后,使用喷水织机织造,再依次经预缩精炼、减量开纤、染色、定型后整理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旦涤纶长丝为50~75D/24~36F/24~37i海岛型双组分复合涤纶长丝,岛相与海相的复合比为75:25~80:20,于一步法加弹倍捻机上加工后使用,所述的织造上机经纱密度为58~72n/cm,上机纬纱密度为33~40n/cm,采用6~16片综的多臂喷水织机,按同面苔绒绉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减量开纤采用轻微碱减量不完全开纤的处理方式。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弹倍捻工序,倍捻捻度为8~10T/cm,捻向为S捻或Z捻,倍捻张力为0.3~0.35cN/D,热箱温度为180~195℃,假捻捻度为3000~3600T/m,假捻张力为0.2~0.25cN/D。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条整经工序,整经门幅为200~208cm,整经张力为0.15~0.35cN/D,整经车速为180~200m/min。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织机织造,车速为560rpm,经纱张力控制在0.25~0.4cN/D之间。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细旦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面苔绒绉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数量相等的双面组织,组织的经向最小循环数不低于织造上机经密(单位按n/cm),纬向的最小循环数不低于织造上机纬密(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浩祥,孙德荣,孙德明,张堂标,孙书鸿,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荣盛达纤维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