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晓萍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83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包括底盘和托手架主体,底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阻尼滑槽,托手架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阻尼滑槽相适配的滑条。该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通过伸缩装置、承接板和阻尼滑槽的设置,托手架可以与承接板卡接,且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身高将伸缩装置调整至合适位置,避免了患者在活动时需要护理人员一直帮助患者托放托手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患者需要躺下时,护理人员只需将托手架从阻尼滑槽内取出即可,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
本技术涉及托手架
,具体为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
技术介绍
介入手术经桡动脉途径造影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及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目前已为临床广泛采用。现有的托手架对患者的束缚较大,且不方便患者移动,需要护理人员时刻帮助患者,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包括底盘和托手架主体,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阻尼滑槽,所述托手架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阻尼滑槽相适配的滑条,所述托手架主体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卡接有安装条,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条的一侧设置有弹力束带,另一个所述安装条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托手架主体的内底壁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层,所述托手架主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垫层。可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下立杆,所述下立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上立杆,所述上立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卡槽,所述下立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与螺纹卡槽相适配的旋钮。可选的,所述承接板上表面的另一侧开设有储物槽。可选的,所述承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柄。可选的,所述弹力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块。可选的,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静音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通过伸缩装置、承接板和阻尼滑槽的设置,托手架可以与承接板卡接,且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身高将伸缩装置调整至合适位置,避免了患者在活动时需要护理人员一直帮助患者托放托手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患者需要躺下时,护理人员只需将托手架从阻尼滑槽内取出即可,方便快捷,通过弹力束带、气垫、柔性垫层和海绵垫层的设置,气垫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孔,通过充气孔来对气垫充气,从而将气垫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位置,柔性垫层和海绵垫层减少了患者的束缚感,继而将弹力束带卡接在卡接槽内,使得患者的手臂得到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承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托手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托手架主体;3、伸缩装置;301、下立杆;302、上立杆;303、螺纹卡槽;304、旋钮;4、连接板;5、承接板;6、阻尼滑槽;7、滑条;8、安装条;9、弹力束带;10、气垫;11、柔性垫层;12、海绵垫层;13、储物槽;14、推柄;15、卡块;16、支撑板;17、静音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包括底盘1和托手架主体2,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装置3,伸缩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承接板5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阻尼滑槽6,托手架主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阻尼滑槽6相适配的滑条7,通过伸缩装置3、承接板5和阻尼滑槽6的设置,托手架可以与承接板5卡接,且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身高将伸缩装置3调整至合适位置,避免了患者在活动时需要护理人员一直帮助患者托放托手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患者需要躺下时,护理人员只需将托手架从阻尼滑槽6内取出即可,方便快捷,托手架主体2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腔卡接有安装条8,其中一个安装条8的一侧设置有弹力束带9,另一个安装条8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托手架主体2的内底壁设置有气垫10,气垫10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层11,托手架主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垫层12,通过弹力束带9、气垫10、柔性垫层11和海绵垫层12的设置,气垫10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孔,通过充气孔来对气垫10充气,从而将气垫10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位置,柔性垫层11和海绵垫层12减少了患者的束缚感,继而将弹力束带9卡接在卡接槽内,使得患者的手臂得到固定,伸缩装置3包括下立杆301,下立杆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上立杆302,上立杆30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卡槽303,下立杆30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与螺纹卡槽303相适配的旋钮304,承接板5上表面的另一侧开设有储物槽13,承接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柄14,弹力束带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块15,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下表面设置有静音轮17。综上所述,该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使用时,通过伸缩装置3、承接板5和阻尼滑槽6的设置,托手架可以与承接板5卡接,且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身高将伸缩装置3调整至合适位置,避免了患者在活动时需要护理人员一直帮助患者托放托手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患者需要躺下时,护理人员只需将托手架从阻尼滑槽6内取出即可,方便快捷,通过弹力束带9、气垫10、柔性垫层11和海绵垫层12的设置,气垫10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孔,通过充气孔来对气垫10充气,从而将气垫10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位置,柔性垫层11和海绵垫层12减少了患者的束缚感,继而将弹力束带9卡接在卡接槽内,使得患者的手臂得到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包括底盘(1)和托手架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阻尼滑槽(6),所述托手架主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阻尼滑槽(6)相适配的滑条(7),所述托手架主体(2)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卡接有安装条(8),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条(8)的一侧设置有弹力束带(9),另一个所述安装条(8)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托手架主体(2)的内底壁设置有气垫(10),所述气垫(10)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层(11),所述托手架主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垫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包括底盘(1)和托手架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阻尼滑槽(6),所述托手架主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阻尼滑槽(6)相适配的滑条(7),所述托手架主体(2)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卡接有安装条(8),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条(8)的一侧设置有弹力束带(9),另一个所述安装条(8)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托手架主体(2)的内底壁设置有气垫(10),所述气垫(10)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层(11),所述托手架主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垫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护理用活动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萍温小晓邹成春
申请(专利权)人:吴晓萍温小晓邹成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