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凤英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8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充气气囊呈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布置在安装基板的上表面,充气气囊上连通气压检测仪,相邻两组充气气囊之间间隙处均匀排列布置有支撑缓冲结构,支撑缓冲结构的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充气气囊安装进气阀且各组进气阀均通过进气管路与存气罐相连通,进气管路上安装第一加压泵,充气气囊安装排气阀且各组排气阀均通过排气管路与存气罐相连通,排气管路上安装第二加压泵;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计时器,单片机与计时器数据连接,各组气压检测仪、压力传感器均与单片机数据连接,单片机与第一加压泵、第二加压泵的控制开关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智能化控制并对病患体位准确活动或按摩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
技术介绍
一些病人做完手术不能动或者不方便动,又没有家属在旁边帮忙翻身,褥疮通常发生在因病或伤残或因伤残而长期卧床者。长期卧床者因体弱无力或肢体残缺或意识丧失无法自主调节体位,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卧位。在这种情况下,其受压部位便会发红,发肿。时间稍长即皮肤破损,继之而来便发炎、糜烂,若护理工作稍有疏忽,便极可能形成褥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控制并对病患体位准确活动或按摩的充气病床垫。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存气罐、第一加压泵、第二加压泵、控制机构,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安装基板、充气气囊、支撑缓冲结构、填充材料,所述安装基板水平设置在最底部,所述充气气囊呈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布置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各组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连通有气压检测仪,相邻两组所述充气气囊之间间隙处均匀排列布置有所述支撑缓冲结构,各组所述支撑缓冲结构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基板上表面相对于充气气囊、支撑缓冲结构之外部分填充有所述填充材料;各组所述充气气囊的相同一端处均安装有进气阀且各组所述进气阀均通过进气管路与所述存气罐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充气气囊相对进气阀的另一端处均安装有排气阀且各组所述排气阀均通过排气管路与所述存气罐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加压泵;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计时器,所述单片机与所述计时器数据连接,各组所述气压检测仪、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单片机数据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一加压泵、第二加压泵的控制开关信号连接。所述床垫本体的尺寸与对应病床尺寸相吻合,所述床垫本体的安装基板统一宽度方向上布置有一组或多组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同一宽度方向上的充气气囊并排布置。所述支撑缓冲结构包括上层安装板、下层安装板、缓冲弹簧,所述下层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上层安装板与下层安装板相对设置且其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支撑缓冲结构在自然状态下的高度低于所述充气气囊在充满气状态下的高度。所述压力传感器、气压检测仪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单片机数据连接。所述填充材料的材质采用太空棉。还设置有心率检测手环,所述心率手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形式与所述单片机数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均匀布置的压力传感器构建针对于床垫本体的坐标系,并对坐标系上的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点的压力状况个进行检测,判断病患在窗体本体上的大致位置,将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传输至单片机并结合计时器的计时状态构建各压力传感器对应点的压力状况与时间关系的数据集,当某个压力传感器布置点在一定时间内压力没有发生减小的变化,则说明在该压力传感器布置点上的病患体位较长时间没有变化,通过单片机控制该点位处的充气气囊上的进气阀、出气阀以及第一加压泵、第二加压泵的工作,控制该充气气囊气体不断循环的膨胀和压缩,对该部分病患体位进行活动和按摩,实现智能化控制并对病患体位准确活动或按摩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床垫本体两组充气气囊设置在同一宽度方向上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床垫的竖直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单片机与各设备连接以及数据传输的关系图。图中:1存气罐、2第一加压泵、3第二加压泵、4安装基板、5充气气囊、6支撑缓冲结构、7填充材料、8气压检测仪、9压力传感器、10进气阀、11进气管路、12排气阀、13排气管路、14单片机、15计时器、16心率检测手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存气罐1、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控制机构,床垫本体包括安装基板4、充气气囊5、支撑缓冲结构6、填充材料7,安装基板4水平设置在最底部,充气气囊5呈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布置在安装基板4的上表面,各组充气气囊5上均连通有气压检测仪8,相邻两组充气气囊5之间间隙处均匀排列布置有支撑缓冲结构6,各组支撑缓冲结构6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安装基板4上表面相对于充气气囊5、支撑缓冲结构6之外部分填充有填充材料7;各组充气气囊5的相同一端处均安装有进气阀10且各组进气阀10均通过进气管路11与存气罐1相连通,进气管路11上安装有第一加压泵2,充气气囊5相对进气阀10的另一端处均安装有排气阀12且各组排气阀12均通过排气管路13与存气罐1相连通,排气管路13上安装有第二加压泵3;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14、计时器15,单片机14与计时器15数据连接,各组气压检测仪8、压力传感器9均与单片机14数据连接,单片机14与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的控制开关信号连接。本技术中,床垫本体的尺寸与对应病床尺寸相吻合,床垫本体的安装基板4统一宽度方向上布置有一组或多组充气气囊5,设置在同一宽度方向上的充气气囊5并排布置,同一宽度方向上设置的充气气囊5数量越多,对病人进行体位调节以及按摩的效果越明显;支撑缓冲结构6包括上层安装板、下层安装板、缓冲弹簧,下层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基板4上,上层安装板与下层安装板相对设置且其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起到对病患身体进行支撑以及缓冲的作用效果,上层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压力传感器9对应安装在安装槽中;支撑缓冲结构6在自然状态下的高度低于充气气囊5在充满气状态下的高度,避免支撑缓冲结构6设置过高影响充气气囊5对病患身体的体位调节以及按摩效果;压力传感器9、气压检测仪8均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14数据连接;填充材料7的材质采用太空棉。还设置有心率检测手环16,心率手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形式与单片机14数据连接,通过心率检测手环16对病患心率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为睡眠状态并将其判断信息传递单片机14,当病患处于睡眠状态下时,由单片机14控制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降低其输出功率,以使各组充气气囊5的进出气状态缓慢进行,避免打扰到病患的休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均匀布置的压力传感器9构建针对于床垫本体的坐标系,并对坐标系上的各压力传感器9的检测点的压力状况个进行检测,判断病患在窗体本体上的大致位置,将各压力传感器9检测的压力数据传输至单片机14并结合计时器15的计时状态构建各压力传感器9对应点的压力状况与时间关系的数据集,当某个压力传感器9布置点在一定时间内压力没有发生减小的变化,则说明在该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存气罐(1)、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控制机构,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安装基板(4)、充气气囊(5)、支撑缓冲结构(6)、填充材料(7),所述安装基板(4)水平设置在最底部,所述充气气囊(5)呈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布置在所述安装基板(4)的上表面,各组所述充气气囊(5)上均连通有气压检测仪(8),相邻两组所述充气气囊(5)之间间隙处均匀排列布置有所述支撑缓冲结构(6),各组所述支撑缓冲结构(6)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安装基板(4)上表面相对于充气气囊(5)、支撑缓冲结构(6)之外部分填充有所述填充材料(7);各组所述充气气囊(5)的相同一端处均安装有进气阀(10)且各组所述进气阀(10)均通过进气管路(11)与所述存气罐(1)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11)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加压泵(2),所述充气气囊(5)相对进气阀(10)的另一端处均安装有排气阀(12)且各组所述排气阀(12)均通过排气管路(13)与所述存气罐(1)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13)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加压泵(3);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14)、计时器(15),所述单片机(14)与所述计时器(15)数据连接,各组所述气压检测仪(8)、压力传感器(9)均与所述单片机(14)数据连接,所述单片机(14)与所述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的控制开关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气病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存气罐(1)、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控制机构,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安装基板(4)、充气气囊(5)、支撑缓冲结构(6)、填充材料(7),所述安装基板(4)水平设置在最底部,所述充气气囊(5)呈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布置在所述安装基板(4)的上表面,各组所述充气气囊(5)上均连通有气压检测仪(8),相邻两组所述充气气囊(5)之间间隙处均匀排列布置有所述支撑缓冲结构(6),各组所述支撑缓冲结构(6)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安装基板(4)上表面相对于充气气囊(5)、支撑缓冲结构(6)之外部分填充有所述填充材料(7);各组所述充气气囊(5)的相同一端处均安装有进气阀(10)且各组所述进气阀(10)均通过进气管路(11)与所述存气罐(1)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11)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加压泵(2),所述充气气囊(5)相对进气阀(10)的另一端处均安装有排气阀(12)且各组所述排气阀(12)均通过排气管路(13)与所述存气罐(1)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13)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加压泵(3);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14)、计时器(15),所述单片机(14)与所述计时器(15)数据连接,各组所述气压检测仪(8)、压力传感器(9)均与所述单片机(14)数据连接,所述单片机(14)与所述第一加压泵(2)、第二加压泵(3)的控制开关信号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凤英黄炎珍李惠如
申请(专利权)人:叶凤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