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80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其包括步骤1):通过过滤装置分离污水中的固体杂物,获得一级处理水;步骤2):将一级处理水注入沉淀池中,投入絮凝剂,搅拌均匀,然后朝沉淀池内放入电磁铁以吸附絮状物,将吸附了絮状物的电磁铁取出以将絮状物从沉淀池中取出,获得二级处理水;步骤3):将二级处理水杀菌消毒,获得三级处理水;步骤4):将三级处理水注入超滤膜设备中加压透过超滤膜进行膜渗透处理,获得四级处理水;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铁粉、酪蛋白、钴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絮状物容易打捞干净,二级处理水能直接排放至下一道工序,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居住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在城市中生存、活动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导致城市总是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若将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流湖泊,则会污染大自然的水资源,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现有的市政排水通常通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至江河中,污水处理时,通常先用过滤装置将大体积固体杂物与污水分离,然后采用絮凝剂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在将污水杀菌消毒后进行排放,使得排放的污水中有害物质较少,不易影响自然环境。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投放了絮凝剂后,污水中将产生絮状物,由于絮状物的形状大小是不规则的,而且絮状物重量较轻,若直接打捞将难以将絮状物打捞干净,因此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静置沉淀,在将经过絮凝剂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下一道工序时,若采用过滤装置阻隔以快速排水,絮状物容易粘附在过滤装置上导致堵塞,因此,为了避免絮状物混入水流中流至下一道工序,通常仅排放表层水至下一道工序以避免搅动底层的絮状物,导致污水处理的效率较低,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其具有污水处理效率较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一级处理,具体如下:通过过滤装置分离污水中的固体杂物,获得一级处理水;步骤2),二级处理,具体如下:将一级处理水注入沉淀池中,投入絮凝剂,搅拌均匀,然后朝沉淀池内放入电磁铁以吸附絮状物,将吸附了絮状物的电磁铁取出以将絮状物从沉淀池中取出,获得二级处理水;步骤3),三级处理,具体如下:将二级处理水杀菌消毒,获得三级处理水;步骤4),四级处理,具体如下:将三级处理水注入超滤膜设备中加压透过超滤膜进行膜渗透处理,获得四级处理水;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酰胺100份;铁粉15-20份;酪蛋白20-30份;钴盐0.1-0.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铁粉,使得步骤2)中,通过电磁铁在水底产生磁场以吸附铁粉,从而使得粘附在絮状物上的铁粉带着絮状物吸附在电磁铁中,从而使得打捞絮状物时不会因为搅动水流而导致絮状物漂浮难以打捞,使得絮状物较为容易打捞干净,使得二级处理水能直接排放至下一道工序,无需仅排放表层水,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铁粉还有效增加了絮状物的密度,从而使得絮状物更易下沉,在打捞时主要吸附沉底池底部即可,使得打捞作业较为便捷;通过超滤膜处理,使得获得的四级处理水较为纯净,符合正常水体使用的标准,无需排放至江河中,可直接循环至供水系统中;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酪蛋白,使得在絮凝剂中加入的铁粉进入水体中后,铁粉所释放的铁离子被酪蛋白吸附,避免在絮凝剂中加入了铁粉而导致污水中铁离子浓度提升而产生新的污染的情况;同时,加入酪蛋白还能有效吸附污水中的各种金属元素,使得絮凝剂净化水体的效果更佳;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钴盐,有效增加聚丙烯酰胺与铁粉的粘性,使得铁粉稳定吸附在絮状物中,从而使得电磁铁吸附铁粉以使絮状物聚集以打捞的效果较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3)中,通过水下紫外灯照射以进行杀菌消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紫外灯照射,使得杀菌消毒的效果较佳,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效果较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2)中,每立方水投入30-40g絮凝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投入合适量的絮凝剂,使得清楚污水中悬浮物的效果较佳,同时避免投入太多导致成本浪费,有效控制污水处理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絮凝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活性炭10-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活性炭,更进一步提高絮凝剂的吸附能力,使得净化污水的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絮凝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荷叶粉2-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荷叶粉,使得絮状物的憎水性增加,从而使得絮状物不易吸附大量水份,打捞絮状物时不易带出大量水分,减少水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絮凝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酯纤维5-8份;所述聚酯纤维的长度为2-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聚酯纤维,使得絮状物通过聚酯纤维连接,体积增大,减少体积微小的絮状物,使得打捞时更为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絮凝剂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将聚丙烯酰胺、铁粉、酪蛋白、钴盐研磨至粒径为0.1mm及以下的粉末状;步骤02),将聚丙烯酰胺粉、铁粉、酪蛋白粉、钴盐粉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步骤03),将预混物压制成颗粒状的絮凝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原料研磨至粒径位0.1mm的粉末状,使得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还在每颗絮凝剂中给组分配比较为均衡,使得絮凝剂净化水体的效果较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01)中,还将活性炭、荷叶粉研磨成粒径为0.1mm及以下的粉末状;所述步骤02)中,将活性炭、荷叶粉、聚酯纤维、聚丙烯酰胺粉、铁粉、酪蛋白粉、钴盐粉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所得的絮凝剂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较好的憎水性,较大的密度,能较好地除去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净化水体效果较佳,且容易打捞收集,质量较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铁粉,使得步骤2)中,通过电磁铁在水底产生磁场以吸附铁粉,从而使得粘附在絮状物上的铁粉带着絮状物吸附在电磁铁中,从而使得打捞絮状物时不会因为搅动水流而导致絮状物漂浮难以打捞,使得絮状物较为容易打捞干净,使得二级处理水能直接排放至下一道工序,无需仅排放表层水,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2.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酪蛋白,使得在絮凝剂中加入的铁粉进入水体中后,铁粉所释放的铁离子被酪蛋白吸附,避免在絮凝剂中加入了铁粉而导致污水中铁离子浓度提升而产生新的污染的情况;3.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荷叶粉,使得絮状物的憎水性增加,从而使得絮状物不易吸附大量水份,打捞絮状物时不易带出大量水分,减少水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絮凝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市政排水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各组分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表1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一级处理,具体如下:/n通过过滤装置分离污水中的固体杂物,获得一级处理水;/n步骤2),二级处理,具体如下:/n将一级处理水注入沉淀池中,投入絮凝剂,搅拌均匀,然后朝沉淀池内放入电磁铁以吸附絮状物,将吸附了絮状物的电磁铁取出以将絮状物从沉淀池中取出,获得二级处理水;/n步骤3),三级处理,具体如下:/n将二级处理水杀菌消毒,获得三级处理水;/n步骤4),四级处理,具体如下:/n将三级处理水注入超滤膜设备中加压透过超滤膜进行膜渗透处理,获得四级处理水;/n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聚丙烯酰胺100份;/n铁粉15-20份;/n酪蛋白20-30份;/n钴盐0.1-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一级处理,具体如下:
通过过滤装置分离污水中的固体杂物,获得一级处理水;
步骤2),二级处理,具体如下:
将一级处理水注入沉淀池中,投入絮凝剂,搅拌均匀,然后朝沉淀池内放入电磁铁以吸附絮状物,将吸附了絮状物的电磁铁取出以将絮状物从沉淀池中取出,获得二级处理水;
步骤3),三级处理,具体如下:
将二级处理水杀菌消毒,获得三级处理水;
步骤4),四级处理,具体如下:
将三级处理水注入超滤膜设备中加压透过超滤膜进行膜渗透处理,获得四级处理水;
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丙烯酰胺100份;
铁粉15-20份;
酪蛋白20-30份;
钴盐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水下紫外灯照射以进行杀菌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立方水投入30-40g絮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