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的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80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零排放的废水处理装置。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装置、闪蒸装置、喷雾装置、除尘装置和冷凝装置。待处理的废水先进行沉降,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降低对后续处理装置造成处理负担。澄清废水通过闪蒸装置其浓度被浓缩,得到由液体蒸发后形成的气相和剩余的浓缩废水。其中气相冷凝后获得工业可用水;其中的浓缩废水被雾化成雾化液后直接被喷淋至除尘装置的表面,从而产生烟气,再从该烟气中捕捉固体颗粒的盐分固体,使得废水的盐分被收集再利用。由此,处理较为彻底,废水再生利用程度较高。同时,废水处理装置也稳定和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排放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发电行业的烟气治理基本采用超低排放技术,而在超低排放技术中主流的脱硫工艺是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复合湿式静电除尘工艺。该脱硫工艺主要是利用脱硫塔内喷淋的浆液洗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锅炉烟气在进行湿法脱硫过程中,防止浆液中可溶解的氯离子和细小的灰尘颗粒浓度富集过高,需要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以维持脱硫装置中物料平衡。脱硫废水含有的杂质主要为固体悬浮物、过饱和亚硫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微量重金属,其中很多物质为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这些元素在炉膛内高温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多种不同的化合物。一部分化合物随炉渣排出炉膛,另外一部分随烟气进入脱硫装置吸收塔,溶解于吸收浆液中,并且在吸收浆液循环系统中不断浓缩,最终脱硫废水中的杂质含量很高,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烟气经过脱硫系统反应后达标排放,但其反应后的浆液经过脱水将大颗粒的石膏浆液排除,产生的滤液中的杂质(高盐量、高硬度、高氯Cl-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排放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用以将待处理的废水沉淀以获得澄清废水的沉淀装置;/n一用以将所述澄清废水闪蒸的闪蒸装置;/n一用以使经所述闪蒸所得浓缩废水形成雾化液的喷雾装置;/n一用以从通过被所述雾化液喷射所产生的烟气中收集盐分固体的除尘装置;/n和一用以将经所述闪蒸所得气相冷凝以获得工业可用水的冷凝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排放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以将待处理的废水沉淀以获得澄清废水的沉淀装置;
一用以将所述澄清废水闪蒸的闪蒸装置;
一用以使经所述闪蒸所得浓缩废水形成雾化液的喷雾装置;
一用以从通过被所述雾化液喷射所产生的烟气中收集盐分固体的除尘装置;
和一用以将经所述闪蒸所得气相冷凝以获得工业可用水的冷凝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用以对烟气初步收集盐分的分离除尘装置和用以对经所述分离除尘装置处理的烟气进行进一步收集盐分的除尘器;所述分离除尘装置的内腔被分离板分隔成连通的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的腔径、第二分离腔的腔径沿烟气流动方向渐减,并且第一分离腔的最小腔径要大于第二分离腔的最大腔径,靠近所述第一分离腔的腔径的最大位置处用以通入烟气,靠近所述第二分离腔的腔径的最小位置处用以排出烟气,所述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通过与二者非共线的迂回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的外表面设有具有交替间隔分布凹面、凸面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除尘装置内、除尘器内均设有喷灰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廉明冯宏俞李斌何德峰胡艳军孟志浩龚俊王琦谈群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