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布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7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布卷,其包括包括内芯和绕卷于内芯外的纱布,所述内芯包括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上限位环与下限位环之间连接有软布,所述上限位环与下限位环内可拆卸有限制上、下限位环间距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减小内芯占用空间,便于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布卷
本技术涉及医用产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纱布卷。
技术介绍
目前纱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医用产品,其用于临床的包扎和护创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给广大的伤员、病患带来福音,而且为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通过纱布的包扎、护理,能够及时有效地防止伤口扩张,减少出血,并防止伤口出现不必要的感染、以及后期炎症,因此纱布在医疗领域被广泛采用。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2617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卷,包括纱布卷、内芯、拉手、铝箔贴片。纱布卷由药物混合浸液而成;内芯置于拉手一端,纱布卷缠绕在内芯上,在纱布卷尾端置入铝箔贴片。利用在纱布卷上浸泡的药物混合液能起到抗菌消炎效果。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中一般内芯采用纸筒,而当纱布使用完后,因为人们觉得纸筒造价低廉,且纸筒较大,比较占用空间,故一般人觉得麻烦会直接将纸筒丢弃,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布卷,具有可减小内芯占用空间,便于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纱布卷,包括内芯和绕卷于内芯外的纱布,所述内芯包括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上限位环与下限位环之间连接有软布,所述上限位环与下限位环内可拆卸有限制上、下限位环间距的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软布实现上限位环与下限位环的连接,且由于软布本身柔软设置,使其上、下限位环可相对滑动,当需要供纱布进行绕卷时,可利用限位杆插接于上、下限位环内,对上、下限位环进行限位,使其软布处于绷紧状态,从而使其形成可供纱布绕卷的直筒状;进而纱布使用时,可对限位杆进行拆卸,由于软布为柔软设置,可将上限位环抵接于下限位环上,而软布处于上、下限位环内部空间中,可极大减少内芯所需占用的空间,使其人们不易抱有直接丢弃内芯的想法,可将内芯回收至售卖店,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同时由于内芯可伸缩设置,使其单独生产出内芯时,也便于内芯的输送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环与下限位环内部分别同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分别开设有供限位杆穿过的圆孔,且所述限位杆沿轴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所述上限位环内的支撑架上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限位槽;且两所述限位块朝限位杆轴线方向外的一侧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软布伸展开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支撑架上开设的圆孔可供限位杆的插接工作,进而由于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块,且上限位环内的支撑架上开设的供限位块穿过的限位槽,使其限位杆穿过两圆孔且其一限位块与处于下限位环内的支撑架上端抵接的同时,另一限位块处于上限位环内支撑架的下端,进而手动驱使限位杆周向转动90°,使其两限位块分别于上、下支撑架的端面抵接,实现对上、下限位环的限位工作;此过程中由于软布柔软设置,且具备一定弹性,使其给予上、下限位环朝内位移力,使其两支撑架更稳定的与两限位块抵紧,可保证内芯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环、下限位环的外径大于软布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下限位环的外径大于软布的外径,使其内芯截面呈工字型,便于对纱布进行定位,使其纱布绕卷于软布外时,不易发生偏移;同时纱布卷正立放置时,使其纱布不易与外物碰触,可一定程度上保证纱布的干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环、下限位环以及支撑架均由塑料制成,且上限位环、下限位环分别与支撑架一体成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制品一方面造价成本较低,另一方塑料制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保证内芯的稳定性;进而上、下限位环分别于支撑架一体成型设置,便于其制造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抗菌层、基层布料以及防紫外线层;所述抗菌层、基层布料以及防紫外线层均由纱线作为经线、纬线经纬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紫外线直接照射伤口,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且纱布需要保证一定的透气性,故纱线之间间隙较大,利用在基层布料外设置的防紫外线层,可赋予纱布防紫外线性能,降低紫外线对伤口的不良影响;进而由于伤口容易被细菌感染,利用抗菌层设置于基层布料内侧且直接与伤口接触,可降低伤口被细菌感染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紫外线层的经线、纬线均采用由有光三角涤纶短纤加捻制成的扁平丝,所述扁平丝上连续有规则地形成三角锥形小棱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光三角涤纶短纤截面呈三角形,具有优良的闪光和折光性能,通过使用有光三角涤纶短纤加捻制成的扁平丝上连续形成有规则的三角锥形小棱镜,在小棱镜的各面反射入射光,从而将大部分的紫外线反射出去;故利用扁平丝构成的防紫外线层设置在基层布料外侧,使其能够保证纱布卷良好透气性能的同时,赋予纱布卷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使其可减少紫外线照射至伤口处,引起伤口炎性反应的几率,从而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的经线采用石墨烯内暖纤维,抗菌层的纬线采用博拉超细旦莫代尔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石墨烯内暖纤维具有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以及防静电于一身,使其可赋予纱布更好的抗菌抑菌效果,有助于伤口愈合,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纱布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而博拉超细旦莫代尔纤维优异的吸湿性,可将人体皮肤上的水分进行吸收,再经吸热丝进行干燥,同时具备生物降解性,便于后续纱布的降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基层布料的经、纬方向分别穿插有若干纳米银纤维,所述纳米银纤维呈连续U型设置,且穿过抗菌层、基层布料、以及防紫外线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纤维具有抗紫外线、杀菌、远红外功能以及强度较高,使其可保障层与层之间的稳定性的同时,可提高纱布的杀菌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软布实现上、下限位环的伸缩,同时利用限位杆对上、下限位环的限位工作,使其当需要供纱布绕卷时,限位杆对上、下限位环限位,使其软布处于绷紧状态,内芯截面呈工字型,便于纱布的绕卷工作;当纱布使用完毕时,可对限位杆进行拆卸,使其上、下限位环可堆叠于一起,软布藏于上、下限位环内,减少内芯的占用空间,使人们不易对内芯进行丢弃,提高用户对内芯进行回收利用的思维,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2.利用抗菌层、基层布料以及防紫外线层构成的纱布,使其赋予纱布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能够降低紫外线对伤口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提高纱布的抗菌效果,降低伤口感染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支撑架与限位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纱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纱布;11、抗菌层;12、基层布料;13、防紫外线层;14、纳米银纤维;2、内芯;21、上限位环;22、下限位环;23、软布;24、限位杆;25、支撑架;3、限位块;4、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2,为本技术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布卷,包括内芯(2)和绕卷于内芯(2)外的纱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包括上限位环(21)和下限位环(22),上限位环(21)与下限位环(22)之间连接有软布(23),所述上限位环(21)与下限位环(22)内可拆卸有限制上、下限位环(22)间距的限位杆(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布卷,包括内芯(2)和绕卷于内芯(2)外的纱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包括上限位环(21)和下限位环(22),上限位环(21)与下限位环(22)之间连接有软布(23),所述上限位环(21)与下限位环(22)内可拆卸有限制上、下限位环(22)间距的限位杆(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环(21)与下限位环(22)内部分别同轴设置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上分别开设有供限位杆(24)穿过的圆孔,且所述限位杆(24)沿轴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3),所述上限位环(21)内的支撑架(25)上开设有供限位块(3)穿过的限位槽(4);且两所述限位块(3)朝限位杆(24)轴线方向外的一侧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软布(23)伸展开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环(21)、下限位环(22)的外径大于软布(23)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布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环(21)、下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华陶汉齐陶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