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4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内设有止血气囊以及药贴容置腔,药贴容置腔内设有药贴,药贴容置腔的内侧为供药贴与人体贴合的药贴作用口,止血气囊设有穿出带体的充气接头,所述的止血气囊为环形,药贴容置腔位于止血气囊的内环孔内,还包括有对应在药贴容置腔背面的药贴施压气囊。药物处具有气囊加压,以实现药贴与患处贴合可靠,从而达到更为快速的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外科加压止血带
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器械,确切的说是普外科手术用于止血的止血带。
技术介绍
加压止血带是普外科医护人员最长使用的医疗用品之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普外科手术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压止血带的生产工艺日益纯熟,但仍有部分不足急待改进。如施药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药物与人体贴合度差,导致药物作用效果差,而影响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药物处具有气囊加压,以实现药贴与患处贴合可靠,从而达到更为快速的止血效果的普外科加压止血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内设有止血气囊以及药贴容置腔,药贴容置腔内设有药贴,药贴容置腔的内侧为供药贴与人体贴合的药贴作用口,止血气囊设有穿出带体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血气囊为环形,药贴容置腔位于止血气囊的内环孔内,还包括有对应在药贴容置腔背面的药贴施压气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的止血气囊实现对伤口周围施压止血,位于环形的止血气囊内环孔的药贴在药贴施压气囊作用下,更好的与伤口贴合达到药物作用更为快速可靠,从而提高止血效果。优选的,所述带体对应药贴容置腔位置设置有可打开、关闭药贴容置腔的窗体,药贴施压气囊固定于窗体上以随窗体同步动作打开和关闭药贴容置腔。该结构设计下,药贴容置腔采用可打开操作,方便后期药贴的更换操作。优选的,所述药贴施压气囊与止血气囊经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内设有实现止血气囊中气压达到预定值时打开以实现止血气囊通向药贴施压气囊的压力式单向阀,窗体具有与带体连接的连接部,连接管设于连接部内,所述药贴施压气囊连接有气压指示器。该结构设计下,实现向止血气囊充气一定程度后自动对药贴施压气囊充气,实现单一充气口对两个气囊充气,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优点;气压指示器达到气压指示功能。优选的,所述药贴施压气囊具有放气口,所述药贴的背面具有与放气口可分离式配合的堵头,药贴经堵头固定于药贴施压气囊上并对放气口堵塞;其中,放气口设于药贴施压气囊中心,连接管设于药贴施压气囊边缘。该结构设计下,在换药时,取下药贴即可自动将药贴施压气囊中气体释放,从而方便药贴更换后重新对药贴施压气囊充气,方便了窗体的关闭操作,而且保证重新更换后的药贴与创口贴合可靠;而且实现药贴的固定。优选的,所述气压指示器包括筒体、指示滑块、复位弹簧以及封闭膜,筒体一端口设有带孔的底盖,筒体另一端口设置可伸缩的封闭膜,指示滑块定位滑动配合于筒体内,指示滑块一端与复位弹簧抵接,指示滑块另一端连接封闭膜,复位弹簧相对于与指示滑块抵接一端的另一端抵接于筒体的底上,筒体设置封闭膜的一端具有与药贴施压气囊联通的接口。该结构设计下,药贴施压气囊的气体进入口顶推封闭膜,即达到顶推指示滑块压缩复位弹簧,达到气压指示,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优选的,所述窗体与带体采用拉链连接以实现窗体可打开、关闭药贴容置腔。该结构设计下,拉链具有结构简单,封闭连接牢固可靠的优点。优选的,所述药贴施压气囊与止血气囊整体成型为相互连通的盖状气囊,该盖状气囊的中心为由止血气囊围成的凹腔,该凹腔为药贴容置腔,药贴施压气囊为凹腔的底。该结构设计下,药贴施压气囊与止血气囊整体成型,结构简单,在止血气囊充气实现施压止血的同时实现药贴施压气囊自动对药贴施加压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普外科加压止血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普外科加压止血带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药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药贴施压气囊结构示意图(拉链去除);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气压指示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另一种实施例气囊和药棉结构示意图;带体1,窗体11,连接部111,止血气囊2,充气接头21,药贴3,堵头31,药贴施压气囊4,放气口41,拉链5,压力式单向阀6,气压指示器7,筒体71,指示滑块72,复位弹簧73,封闭膜7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带体1,带体1内设有止血气囊2以及药贴容置腔,药贴容置腔内设有药贴3,药贴容置腔的内侧为供药贴3与人体贴合的药贴作用口,止血气囊2设有穿出带体1的充气接头21,其中,充气接头21可用于连接自动充气设备,也可连接挤压充气囊,所述的止血气囊2为环形,药贴容置腔位于止血气囊2的内环孔内,还包括有对应在药贴容置腔背面的药贴施压气囊4。环形的止血气囊2实现对伤口周围施压止血,位于环形的止血气囊2内环孔的药贴3在药贴施压气囊4作用下,更好的与伤口贴合达到药物作用更为快速可靠,从而提高止血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带体1对应药贴容置腔位置设置有可打开、关闭药贴容置腔的窗体11,药贴施压气囊4固定于窗体11上以随窗体11同步动作打开和关闭药贴容置腔。其中,窗体11具有与带体1连接的连接部111,连接部111采用缝制固定,除开连接部111外的部分,所述窗体11与带体1之间经拉链5实现连接;当然也可采用魔术贴、暗扣等方式;所述药贴施压气囊4与止血气囊2经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内设有实现止血气囊2中气压达到预定值时打开以实现止血气囊2通向药贴施压气囊4的压力式单向阀6,压力式单向阀6为常规部件,故对其结构不再赘述,连接管设于连接部111内,所述药贴施压气囊4连接有气压指示器7。实现向止血气囊2充气一定程度后自动对药贴施压气囊4充气,实现单一充气口对两个气囊充气,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优点;气压指示器7达到气压指示功能。窗体和药贴施压气囊的固定可采用药贴施压气囊为独立布袋缝制固定在窗体上,也可采用窗体为袋状,将药贴施压气囊缝制在窗体内,其中气囊的固定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故不再赘述。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药贴施压气囊4具有放气口41,所述药贴3的背面具有与放气口41可分离式配合的堵头31,药贴3经堵头31固定于药贴施压气囊4上并对放气口41堵塞;其中,放气口41设于药贴施压气囊4中心,连接管设于药贴施压气囊4边缘。这样设置,在换药时,取下药贴3即可自动将药贴施压气囊4中气体释放,从而方便药贴3更换后重新对药贴施压气囊4充气,方便了窗体11的关闭操作,而且保证重新更换后的药贴3与创口贴合可靠;而且实现药贴3的固定。药贴包括药棉以及橡胶基层,橡胶基层上一体成型有堵头31,方便堵头的形成;堵头采用锥形设计。所述气压指示器7包括筒体71、指示滑块72、复位弹簧73以及封闭膜74,筒体71一端口设有带孔的底盖,筒体71另一端口设置可伸缩的封闭膜74,指示滑块72定位滑动配合于筒体71内,指示滑块72一端与复位弹簧73抵接,指示滑块72另一端连接封闭膜74,复位弹簧73相对于与指示滑块72抵接一端的另一端抵接于筒体71的底上,筒体71设置封闭膜74的一端具有与药贴施压气囊4联通的接口。药贴施压气囊4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内设有止血气囊以及药贴容置腔,药贴容置腔内设有药贴,药贴容置腔的内侧为供药贴与人体贴合的药贴作用口,止血气囊设有穿出带体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血气囊为环形,药贴容置腔位于止血气囊的内环孔内,还包括有对应在药贴容置腔背面的药贴施压气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内设有止血气囊以及药贴容置腔,药贴容置腔内设有药贴,药贴容置腔的内侧为供药贴与人体贴合的药贴作用口,止血气囊设有穿出带体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血气囊为环形,药贴容置腔位于止血气囊的内环孔内,还包括有对应在药贴容置腔背面的药贴施压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对应药贴容置腔位置设置有可打开、关闭药贴容置腔的窗体,药贴施压气囊固定于窗体上以随窗体同步动作打开和关闭药贴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贴施压气囊与止血气囊经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内设有实现止血气囊中气压达到预定值时打开以实现止血气囊通向药贴施压气囊的压力式单向阀,窗体具有与带体连接的连接部,连接管设于连接部内,所述药贴施压气囊连接有气压指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贴施压气囊具有放气口,所述药贴的背面具有与放气口可分离式配合的堵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乐义吕文辉王以利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