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玉莲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64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该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一指套,在指套上开设有一通孔,在指套的左侧设有一立筒,在立筒内插接有一竖杆,在立筒的外侧设有一高度调节装置,在所述竖杆的顶端设有一横杆,在横杆的右端设有一连杆,在连杆的底端设有一圆盘,在圆盘的底端设有一圆锥形药棉。该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能够固定在儿童的手指处持续摁压且摁压力度相同,对儿童的伤口进行止血,防止细菌感染,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二)
技术介绍
医院在为儿科患者进行指端采血后,需要医护人员或者患儿家长用带有消毒棉球的棉棒摁住指端的针孔,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止血工作。由于孩子恐惧、疼痛、哭闹等反抗情绪,医护人员或者患儿家长很难用棉棒摁压十分钟,摁压时间过短会增加孩子受到细菌感染的几率。并且,在摁压的十分钟内,不能保证摁压力度相同,摁压力度过大会增加孩子的痛苦,摁压力度过小则会增加孩子针孔处的出血。这给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款能够持续摁压且摁压力度相同、减少孩子痛苦和感染几率的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能够固定在儿童的手指处持续摁压且摁压力度相同、对儿童的伤口进行止血的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的指套,在指套上开设有一通孔,在指套的左侧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立筒,在立筒内插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竖杆,在立筒的外侧设有一控制竖杆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在所述竖杆的顶端设有一水平向右设置的横杆,在横杆的右端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正对通孔设置的连杆,在连杆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与通孔相适配的圆盘,在圆盘的底端设有一圆锥形药棉。所述指套由医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立筒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立筒与指套采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竖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旋转钮和与旋转钮固连的螺杆,在立筒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旋转钮和螺杆均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横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横杆与竖杆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连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连杆与横杆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圆盘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圆盘与连杆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圆锥形药棉的顶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圆盘的底端,且圆锥形药棉的直径略小于通孔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能够固定在儿童的手指处持续摁压且摁压力度相同,对儿童的伤口进行止血,防止细菌感染,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工作难度,适于广泛推广应用。(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指套,2通孔,3立筒,4竖杆,5横杆,6连杆,7圆盘,8圆锥形药棉,9旋转钮,10螺杆。(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的指套1,在指套1上开设有一通孔2,在指套1的左侧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立筒3,在立筒3内插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竖杆4,在立筒3的外侧设有一控制竖杆4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在所述竖杆4的顶端设有一水平向右设置的横杆5,在横杆5的右端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正对通孔2设置的连杆6,在连杆6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与通孔2相适配的圆盘7,在圆盘7的底端设有一圆锥形药棉8。所述指套1由医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立筒3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立筒3与指套1采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竖杆4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旋转钮9和与旋转钮9固连的螺杆10,在立筒3上设有与螺杆10相适配的螺孔。所述旋转钮9和螺杆10均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横杆5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横杆5与竖杆4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连杆6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连杆6与横杆5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圆盘7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圆盘7与连杆6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圆锥形药棉8的顶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圆盘7的底端,且圆锥形药棉8的直径略小于通孔2的直径。在给儿童进行指端采血时,先用棉棒给儿童待采血的手指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将指套1套在儿童待采血的手指上,通孔2可以作为定位孔,从通孔2内采血。采血完成后,医护人员通过按压横杆5带动竖杆4和连杆6向下移动,连杆6向下移动带动圆盘7和圆锥形药棉8向下移动,最终将圆锥形药棉8按压在儿童通孔2内的伤口上使伤口不流血时停止。然后转动旋转钮9,将竖杆4固定住,这样就能够对儿童的伤口进行持续摁压且摁压力度相同,从而对伤口进行止血。止血完成后,再转动旋转钮9,将竖杆4从立筒3中拔出,将指套1从儿童手指上取下即可。该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能够固定在儿童的手指处持续摁压且摁压力度相同,对儿童的伤口进行止血,防止细菌感染,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工作难度,适于广泛推广应用。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的指套,所述指套由医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在指套上开设有一通孔,在指套的左侧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立筒,所述立筒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立筒与指套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在立筒内插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在立筒的外侧设有一控制竖杆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旋转钮和与旋转钮固连的螺杆,在立筒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旋转钮和螺杆均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在所述竖杆的顶端设有一水平向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横杆与竖杆一体成型制成,在横杆的右端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正对通孔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连杆与横杆一体成型制成,在连杆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与通孔相适配的圆盘,所述圆盘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圆盘与连杆一体成型制成,在圆盘的底端设有一圆锥形药棉,所述圆锥形药棉的顶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圆盘的底端,且圆锥形药棉的直径略小于通孔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的指套,所述指套由医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在指套上开设有一通孔,在指套的左侧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立筒,所述立筒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且立筒与指套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在立筒内插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在立筒的外侧设有一控制竖杆升降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旋转钮和与旋转钮固连的螺杆,在立筒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旋转钮和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玉莲邢美群
申请(专利权)人:蓝玉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