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56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内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具有转动轴的电机、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蜗杆及依次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蜗杆啮合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蜗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动力总成的拖布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拖布机的动力总成及同步机传动效率更高,噪音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
技术介绍
拖地机是一种用于清洁地面的智能化电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拖地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走入平常百姓家,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产品也会由初级智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程度发展,逐步的取代人工清洁。拖地机的核心部位在于动力总成,相关技术中,动力总成包括电机、蜗杆及齿轮,电机两端延伸出旋转轴,蜗杆固定安装于旋转轴上,齿轮与蜗杆啮合,拖布通过安装杆直接安装于齿轮上,电机运行时,旋转轴旋转,驱动蜗杆、齿轮旋转,带动拖布转动,清洁地面。该种设计中电机转动轴较长,使电机转动时有一部分的力消耗在延时传动上,从而导致电机发热,效率降低,故障率高;旋转轴越长容易发生偏转,导致不稳定;单一齿轮受力大,容易碎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缩短电机转动轴,减少传动损耗的能量,提高效率的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内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具有转动轴的电机、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蜗杆及依次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蜗杆啮合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蜗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转动。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自所述电机的两端向外侧延伸,所述蜗杆对应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两端,且所述蜗杆的长度与所述转动轴的延伸长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及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蜗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太阳齿轮以及绕所述太阳齿轮设置的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太阳齿轮及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星齿轮沿所述太阳齿轮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组还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齿盘,多个所述行星齿轮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齿盘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齿盘远离所述行星齿轮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三齿轮组还包括行星支架,所述行星支架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向外侧延伸,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支架连接,驱动所述行星支架转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拖地机,包括权上述的动力总成。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及拖地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蜗杆的长度与所述转动轴的长度相匹配,缩短了所述转动轴的长度,减少传动损耗的能量,提高效率;(2)采用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机第三齿轮组的配合结构,增大了扭力,同时分散了力的传动,可以延长齿轮的寿命,降低故障率;(3)采用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配合结构,噪音更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拖地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拖地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齿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第二齿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三齿轮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第三齿轮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拖地机100,所述拖地机100包括外壳1、收容于所述外壳1的动力总成2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手持装置,拖布安装于所述动力总成2上,所述动力总成2产生动力驱动所述拖布转动对局部地面进行清洁,使用者手持所述手持装置,推动所述拖地机整体运动。所述动力总成2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内壳2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具有转动轴211的电机21、与所述转动轴211连接的蜗杆22及依次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组23、第二齿轮组24及第三齿轮组25,所述第一齿轮组22与所述蜗杆22啮合设置,所述拖布安装于所述第三齿轮组25,所述电机驱21驱动所述蜗杆22、所述第一齿轮组23、第二齿轮组24、第三齿轮组25及所述拖布依次转动。所述内壳20包括相互配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上壳201及下壳202,所述下壳202固定于所述外壳1,所述上壳201盖设于所述下壳202。所述下壳202向远离所述上壳201方向凹陷形成电机腔203、转轴槽204及齿轮腔205,所述电机21对应收容于所述电机腔203内,所述转动轴211及所述蜗杆22对应收容于所述转轴槽204内,所述第三齿轮组25对应收容于所述齿轮腔205内,所述第一齿轮组23和所述第二齿轮组24相对所述内壳20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具体的,所述电机21可以由电池供电运行,也可以通过电源线直接连接至插座,由插座提供电源运行,所述电机21的型号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本实用方式对此不做赘述,所述转动轴211自所述电机21的两端向外延伸。所述转动轴211自所述电机21的两端向外侧延伸,所述蜗杆22对应套设于所述转动轴211的相对两端,所述蜗杆2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蜗杆22与所述转动轴211固定后,二者的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转动轴211转动,带动所述蜗杆22转动。优选的,所述蜗杆22的长度与所述转动轴211向所述电机21外侧延伸的长度相匹配,使得所述转动轴211的长度可以缩短,大幅减少传动损耗的能量,提高效率。所述第一齿轮组23、第二齿轮组24、第三齿轮组2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组23、第二齿轮组24及第三齿轮组25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机2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齿轮组23包括与所述蜗杆22啮合的蜗轮231及与所述蜗轮231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232,所述蜗轮231与所述从动齿轮23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齿轮组23的中心设有第一旋转轴233,所述蜗轮231及所述从动齿轮232绕第一旋转轴233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轴233的两端还设有第一轴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内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具有转动轴的电机、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蜗杆及依次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蜗杆啮合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蜗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地机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内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具有转动轴的电机、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蜗杆及依次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蜗杆啮合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蜗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第三齿轮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自所述电机的两端向外侧延伸,所述蜗杆对应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两端,且所述蜗杆的长度与所述转动轴的延伸长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及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蜗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太阳齿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龙徐健新汤东旭王昌玉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