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顶盖及具有该防爆顶盖的电热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51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热水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爆顶盖及具有该防爆顶盖的电热水瓶,该防爆顶盖,包括叠加设置的上盖、中盖及下盖,中盖与上盖及下盖之间设有间隔,上盖上设有排气口,中盖上设有主出气口、第一泄压口和第二泄压口,下盖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中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压块,压块位于主出气口的下方,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顶盖结构中既能实现出气,也能实现排气,且无论是正常情况下的出气,还是倾倒时排气,均有两个口同时进行,当电热水瓶内部的压力突然增大时,可及时的将该部分气体排出泄压,进而避免爆炸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顶盖及具有该防爆顶盖的电热水瓶
本技术涉及电热水瓶
,特别地涉及一种防爆顶盖及具有该防爆顶盖的电热水瓶。
技术介绍
电热水瓶是一种已经普及的水处理电器,其与饮水机相比具有体积小巧,便于移动,水处理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目前,电热水瓶大多采用按键出水的方式,其整体趋于封闭结构,一般在上盖上设置排气孔用于平衡内部压力。现有的电热水瓶中,上盖的排气结构较为简单,即与内部连通可排气即可。此结构的缺陷在于,如电热水瓶发生倾倒,其内内部的压力会瞬间增大,此时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排气,极易出现电热水瓶炸裂的现象,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顶盖及具有该防爆顶盖的电热水瓶,当电热水瓶内部气压瞬间增大时也能够及时排气,避免出现内部压力过大导致的爆炸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爆顶盖,包括叠加设置的上盖、中盖及下盖,所述中盖与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之间设有间隔,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中盖上设有主出气口、第一泄压口和第二泄压口,所述下盖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顶盖,包括叠加设置的上盖(1)、中盖(2)及下盖(3),所述中盖(2)与所述上盖(1)及所述下盖(3)之间设有间隔,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盖(1)上设有排气口(11),所述中盖(2)上设有主出气口(21)、第一泄压口(22)和第二泄压口(23),所述下盖(3)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和第二进气口(32);/n所述中盖(2)和所述下盖(3)之间设有压块(4),所述压块(4)位于所述主出气口(21)的下方,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n当所述压块(4)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压块(4)与所述中盖(2)之间有第一通气通道(61),所述第一进气口(31)、所述第二进气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顶盖,包括叠加设置的上盖(1)、中盖(2)及下盖(3),所述中盖(2)与所述上盖(1)及所述下盖(3)之间设有间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上设有排气口(11),所述中盖(2)上设有主出气口(21)、第一泄压口(22)和第二泄压口(23),所述下盖(3)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和第二进气口(32);
所述中盖(2)和所述下盖(3)之间设有压块(4),所述压块(4)位于所述主出气口(21)的下方,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
当所述压块(4)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压块(4)与所述中盖(2)之间有第一通气通道(61),所述第一进气口(31)、所述第二进气口(32)、所述第一通气通道(61),以及所述主出气口(21)和/或所述第一泄压口(22),以及所述排气口(11)形成出气通道;
当所述压块(4)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压块(4)与所述下盖(3)之间有第二通气通道(62),所述第一进气口(31)、所述第二进气口(32)、所述第二通气通道(62),以及所述第二泄压口(23)和/或所述第一泄压口(22),以及所述排气口(11)形成泄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与所述中盖(2)之间的所述间隔内设有第一排气空间(5),所述中盖(2)与所述下盖(3)之间的所述间隔内设有第二排气空间(6);
所述排气口(11)与所述第一排气空间(5)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空间(5)和所述第二排气空间(6)通过所述主出气口(21)、所述第一泄压口(22)和所述第二泄压口(23)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3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32)与所述第二排气空间(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