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9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静电地毯,它包括防滑底层、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基层、导电软质层、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和面绒层,所述防滑底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电棒,所述防滑底层的顶面粘接有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的顶面粘接有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导电软质层、第二导电棒、第一导电分线、第二导电分线、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和第一导电棒,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地毯表面的静电传导至地底上,不仅避免给用户带来静电伤害,而且,能够防止粉尘堆积在地毯上,进而降低清洁难度,另外,还有效避免了大量静电聚集容易产生火花,从而降低了引发火灾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地毯
本技术涉及地毯
,尤其是一种防静电地毯。
技术介绍
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它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类之一。覆盖于住宅、宾馆、酒店、会议室、娱乐场所、体育馆、展览厅、车辆、船舶、飞机等的地面,有减少噪声、隔热和装饰效果改善脚感、防止滑倒、防止空气污染。住宅内部使用区域为厨房、卧室、床边、茶几沙发、卫生间、客厅。即使使用同一制造方法生产出的地毯,也由于使用原料、绒头的形式、绒高、手感、组织及密度等因素,都会生产出不同外观效果的地毯。现有的地毯表面绒毛一般较为密集,在地毯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地毯表面的绒毛就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如此一来,不仅会给用户带来静电伤害,而且,静电会对粉尘产生吸附作用,非常容易使得粉尘堆积在地毯上,造成地毯不易清理,另外,大量静电聚集容易产生火花,从而增加了引发火灾的风险。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静电地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地毯,该地毯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静电地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滑底层、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基层、导电软质层、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和面绒层,所述防滑底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电棒,所述防滑底层的顶面粘接有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的顶面粘接有基层,所述基层由尼龙纤维、亚克力纤维和丙纶纤维通过编织工艺结合而成,所述基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导电棒且第二导电棒的底端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的外侧由上至下分别焊接有若干条第一导电分线和若干条第二导电分线,所述第一导电分线和第二导电分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连接,所述基层的顶面粘接有导电软质层,所述第二导电棒的顶端与导电软质层连接,所述导电软质层的顶面粘接有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所述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的顶面粘接有面绒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毯表面的绒毛产生静电后,首先通过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将静电传导至导电软质层中,接着,通过基层内部的第二导电棒将静电再传导至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其中,设置在第二导电棒上的第一导电分线和第二导电分线能够进一步快速将静电传输,最后,静电经第一导电棒传导至地底中。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底层的材质为防滑硅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硅胶具有较佳的防滑性能,当用户踩踏在地毯的表面时,该防滑条可有效防止地毯产生位置的移位偏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和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均是由导电纤维通过编织工艺穿插设置于无纺布中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纤维一般是指导电率大于10-7Ω/cm的纤维,这类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低湿度下仍具有良好的耐久抗静电性,因此在工业、民用等领域有着很大的用途。故而,将导电纤维编织在无纺布中,同时,也使得导电纤维无纺布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软质层采用的是PU导电海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PU导电海绵,不仅能够作为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和基层之间的导电介质,而且,该层的柔软度较高,能够增加用户踩踏在地毯时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棒、第二导电棒、第一导电分线和第二导电分线的材质均为纯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纯铜,主要由于纯铜的导线性能较高,能够快速地将静电进行传输。进一步的,所述面绒层由密布的绒毛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布的绒毛,能够给用户带来很高的舒适度,提高体验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导电软质层、第二导电棒、第一导电分线、第二导电分线、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和第一导电棒,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地毯表面的静电传导至地底上,不仅避免给用户带来静电伤害,而且,能够防止粉尘堆积在地毯上,进而降低清洁难度,另外,还有效避免了大量静电聚集容易产生火花,从而降低了引发火灾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滑底层;2、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3、基层;4、导电软质层;5、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6、面绒层;7、第一导电棒;8、第二导电棒;9、第一导电分线;10、第二导电分线;11、绒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地毯,它包括防滑底层1、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基层3、导电软质层4、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和面绒层6,所述防滑底层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电棒7,所述防滑底层1的顶面粘接有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的顶面粘接有基层3,所述基层3由尼龙纤维、亚克力纤维和丙纶纤维通过编织工艺结合而成,所述基层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导电棒8且第二导电棒8的底端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8的外侧由上至下分别焊接有若干条第一导电分线9和若干条第二导电分线10,所述第一导电分线9和第二导电分线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连接,所述基层3的顶面粘接有导电软质层4,所述第二导电棒8的顶端与导电软质层4连接,所述导电软质层4的顶面粘接有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所述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的顶面粘接有面绒层6。所述防滑底层1的材质为防滑硅胶。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和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均是由导电纤维通过编织工艺穿插设置于无纺布中而成。所述导电软质层4采用的是PU导电海绵。所述第一导电棒7、第二导电棒8、第一导电分线9和第二导电分线10的材质均为纯铜。所述面绒层6由密布的绒毛11组成。本技术的导电过程为:地毯表面的绒毛11产生静电后,首先通过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将静电传导至导电软质层4中,接着,通过基层3内部的第二导电棒8将静电再传导至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其中,设置在第二导电棒8上的第一导电分线9和第二导电分线10能够进一步快速将静电传输,最后,静电经第一导电棒7传导至地底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地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滑底层(1)、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基层(3)、导电软质层(4)、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和面绒层(6),所述防滑底层(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电棒(7),所述防滑底层(1)的顶面粘接有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的顶面粘接有基层(3),所述基层(3)由尼龙纤维、亚克力纤维和丙纶纤维通过编织工艺结合而成,所述基层(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导电棒(8)且第二导电棒(8)的底端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8)的外侧由上至下分别焊接有若干条第一导电分线(9)和若干条第二导电分线(10),所述第一导电分线(9)和第二导电分线(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连接,所述基层(3)的顶面粘接有导电软质层(4),所述第二导电棒(8)的顶端与导电软质层(4)连接,所述导电软质层(4)的顶面粘接有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所述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的顶面粘接有面绒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地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滑底层(1)、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基层(3)、导电软质层(4)、第二导电纤维无纺布层(5)和面绒层(6),所述防滑底层(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电棒(7),所述防滑底层(1)的顶面粘接有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所述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的顶面粘接有基层(3),所述基层(3)由尼龙纤维、亚克力纤维和丙纶纤维通过编织工艺结合而成,所述基层(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导电棒(8)且第二导电棒(8)的底端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8)的外侧由上至下分别焊接有若干条第一导电分线(9)和若干条第二导电分线(10),所述第一导电分线(9)和第二导电分线(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纤维无纺布层(2)连接,所述基层(3)的顶面粘接有导电软质层(4),所述第二导电棒(8)的顶端与导电软质层(4)连接,所述导电软质层(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轩朱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雅信精艺地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