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仰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7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具体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器皿,所述器皿底部设置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底部设置有碗脚,所述碗脚外侧设置有结合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隔热件和碗脚,隔热件系特殊隔热材料会阻挡一部分热量的传递,当热量传递到隔热件底部的碗脚时,包裹住碗脚的结合件会很大程度隔绝热量的传递,使用户将碗端起时不会烫伤,由于碗脚底部设置有凸块,且碗脚外侧设置有摩擦槽,可增加结合件与碗脚的摩擦力,让碗脚与结合件紧密连接,反复使用不会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的日用器皿(包括盘、碟、碗、汤锅等,以下简称器皿)多为陶瓷制品,放置时直接与桌面接触:1、由于瓷器有较高强度,不管是玻璃、木桌或其他家具,其强度都比不上陶瓷,从而多次使用后桌面都会留下很多难以修复的划痕,让人感觉遗憾又痛惜。2、由于瓷器容易导热,而日用器皿底部多体现较短。日常使用多用于装菜饭汤或其他加热食材,由于食材热传递导致端拿时容易被烫。3、人们日常使用为了防止桌面被割花,经常用些小垫子(如胶垫,木垫等)对桌面进行保护,但其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也影响搭配起来的不美观。4、由于器皿多为瓷器,放桌子时声音较大,影响用餐氛围。5、由于器皿多为瓷器,瓷器制作中脚部为不上釉煅烧,其表面粗糙难磨滑,从而较易割伤皮肤。6、器皿与桌面多为硬物,接触面较为封闭,再加上受热后的膨胀力使器皿易于滑动或掉落。现有器皿多为陶瓷器,在清洗叠放时脚部极易碰缺碗口,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本技术通过设有隔热件和碗脚,隔热件会阻挡一部分热量的传递,降低隔热件的温度,从而降低热量传递的效率,当热量传递到隔热件底部的碗脚时,包裹住碗脚的结合件会彻底隔绝热量的传递,使用户将碗端起时不会烫伤,由于碗脚底部设置有凸块,且碗脚外侧设置有摩擦槽,可增加结合件与碗脚的摩擦力,让碗脚与结合件紧密连接,反复使用不会脱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包括器皿,所述器皿底部设置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底部设置有碗脚,所述碗脚外侧设置有结合件;碗脚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直径大于碗脚的直径,所述结合件将碗脚包裹住,所述碗脚外侧设置有摩擦槽,所述器皿、隔热件和碗脚为一体制作而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与碗脚相贴合,碗脚采取连接处不上釉工艺,增加脚部跟结合件的粘合度,使结合件不易脱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通过模具与碗脚加压灌注固定,使结合件与陶瓷碗底无缝接合,在日常使用不易漏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由硅胶、密铵或塑料材料制成,对热胀缩都有较好适应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碗脚与隔热件连接处设置有凸起,增加结合材料的厚度,以至日后在日常使用中不易开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件底部设置有防滑螺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隔热件和碗脚,隔热件会阻挡一部分热量的传递,降低隔热件的温度,从而降低热量传递的效率,当热量传递到隔热件底部的碗脚时,包裹住碗脚的结合件会彻底隔绝热量的传递,使用户将碗端起时不会烫伤,由于碗脚底部设置有凸块,且碗脚外侧设置有摩擦槽,可增加结合件与碗脚的摩擦力,让碗脚与结合件紧密连接,反复使用不会脱落,本新型对使用者的端放手部体验较强,不会导致手部擦伤皮肤,对桌面也不会割伤,也不会滑落,且色彩丰富,有较强视觉效果,对食材搭配比较协调,让使用者有较强体验感;2、本技术通过设有结合件,结合件可由硅胶、密铵、塑料等材料制成,对器皿冷热胀缩都有较好适应性,也就是两者融合不会脱落、胀裂,而采用铸造、粘合、加压处理,使其具有较高密度,同时所采取材料均为可食品接触使用,可适用于微波炉或洗碗机,也让使用者更放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器皿、2隔热件、3碗脚、4结合件、5凸块、6摩擦槽、7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包括器皿1,所述器皿1底部设置有隔热件2,所述隔热件2底部设置有碗脚3,所述碗脚3外侧设置有结合件4;碗脚3底部设置有凸块5,所述凸块5的直径大于碗脚3的直径,所述结合件4将碗脚3包裹住,所述碗脚3外侧设置有摩擦槽6,所述器皿1、隔热件2和碗脚3为一体制作而成,所述结合件底部设置有防滑螺纹。如图1-3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当器皿1盛放热饭菜时,饭菜的热量会传递给底部的隔热件2,隔热件2会阻挡一部分热量的传递,降低隔热件2的温度,从而降低热量传递的效率,当热量传递到隔热件2底部的碗脚3时,包裹住碗脚3的结合件4会彻底隔绝热量的传递,使用户将碗端起时不会烫伤,由于碗脚3底部设置有凸块5,且碗脚3外侧设置有摩擦槽6,可增加结合件4与碗脚3的摩擦力,让碗脚3与结合件4紧密连接,反复使用不会脱落,结合件4底部的防滑螺纹可增加与桌面的摩擦力,使器皿1不会随意滑动,结合件4可由硅胶、密铵、塑料等材料制成,材料本身与桌面摩擦时不会损伤桌面,对桌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且用户可在结合件4上调色使其具有较强视觉效果。所述结合件4与碗脚3相贴合,碗脚3采取连接处不上釉工艺,增加脚部跟结合件4的粘合度,使结合件4不易脱落,所述结合件4通过模具与碗脚3加压灌注固定,使结合件4与陶瓷碗底无缝接合,在日常使用不易漏水,所述结合件4由硅胶、密铵或塑料材料制成,对热胀缩都有较好适应性,所述碗脚3与隔热件2连接处设置有凸起7,增加结合材料的厚度,以至日后在日常使用中不易开裂。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结合件4可由硅胶、密铵或塑料材料制成,对器皿冷热胀缩都有较好适应性,也就是两者融合不会脱落、胀裂,而采用铸造、粘合、加压处理,使其具有较高密度,同时所采取材料均为可食品接触使用,可适用于微波炉或洗碗机,也让使用者更放心。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3,隔热件2会阻挡一部分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热量传递的效率,当热量传递到隔热件2底部的碗脚3时,包裹住碗脚3的结合件4会彻底隔绝热量的传递,使用户将碗端起时不会烫伤,由于碗脚3底部设置有凸块5,且碗脚3外侧设置有摩擦槽6,可增加结合件4与碗脚3的摩擦力;参照说明书附图1,结合件4可由硅胶、密铵、塑料等材料制成,对器皿冷热胀缩都有较好适应性,而采用铸造、粘合、加压处理,使其具有较高密度,同时所采取材料均为可食品接触使用,可适用于微波炉或洗碗机。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2.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包括器皿(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1)底部设置有隔热件(2),所述隔热件(2)底部设置有碗脚(3),所述碗脚(3)外侧设置有结合件(4);/n碗脚(3)底部设置有凸块(5),所述凸块(5)的直径大于碗脚(3)的直径,所述结合件(4)将碗脚(3)包裹住,所述碗脚(3)外侧设置有摩擦槽(6),所述器皿(1)、隔热件(2)和碗脚(3)为一体制作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包括器皿(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1)底部设置有隔热件(2),所述隔热件(2)底部设置有碗脚(3),所述碗脚(3)外侧设置有结合件(4);
碗脚(3)底部设置有凸块(5),所述凸块(5)的直径大于碗脚(3)的直径,所述结合件(4)将碗脚(3)包裹住,所述碗脚(3)外侧设置有摩擦槽(6),所述器皿(1)、隔热件(2)和碗脚(3)为一体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日用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4)与碗脚(3)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仰龙
申请(专利权)人:吴仰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