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45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出流动性介质、尤其是输出粘合剂的装置(1),优选用于输出热熔粘合剂,装置(1)具有头部区段(2)和基体区段(3),装置(1)具有用于容纳流动性介质的空腔(4),头部区段(2)具有通入空腔(4)的、用于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输出口(5),装置(1)具有杆件(7,8),杆件(7,8)能沿轴向(Z)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杆件(7,8)在其第一端部区段具有密封区段(9),密封区段(9)在第一端部位置与输出口(5)间隔地布置并且在第二端部位置使输出口(5)在面向空腔(4)的一侧闭锁。密封机构(11)在杆件(7,8)的第二端部位置相比于密封机构(11)的基本状态沿轴向(Z)伸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其中,流动性介质优选为粘合剂、尤其为热胶或热熔粘合剂。
技术介绍
这样的装置例如用于将流动性介质局部施加在基质上。在这种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流动性介质的施加,其中,所述装置具有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输出口,该输出口借助于能被致动器带动的杆件的密封区段关闭和打开。就此而言,所述装置具有能闭锁的阀。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例如由文献DE102015000630B3、EP2308602B1、US7617955B2和US8333307B2已知。关于前述类型的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尤其应防止流动性介质到达致动器区域的疑难问题。为了使致动器相对于流动性介质密封、尤其相对于容纳所述流动性介质的空腔密封而使用密封机构,为此原则上已知两种不同类型的密封机构。其中一种是所谓的“动态密封机构”,其中,在“动态密封机构”的情况下,在所述装置运行时,密封机构或密封件构造或布置在两个相对于彼此运动的表面之间。这种密封的缺点在于,在所述装置长时间运行状态下,磨损所述动态密封机构并且因此使其失去其密封作用,由此可能导致流动性介质不期望地侵入致动器区域。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知所谓的“波纹套密封机构”。与动态密封机构不同地,在波纹套密封机构的情况下,密封不发生在两个相对于彼此运动的面之间,而是波纹套密封机构以第一区段与杆元件静态连接并且以第二区段与所述装置的另一元件静态连接,其中,所述杆件相对于所述装置的第二元件运动。所述杆件相对于所述装置的元件的运动通过波纹套密封机构的变形被吸收。由此,也在所述装置的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也确保非常高的密封度,因为在所述密封机构上仅出现很小的摩擦力。例如由文献DE102015000630B3、EP2308602B1、US7617955B2以及US8333307B2已知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所述装置为了对致动器进行密封而具有波纹套密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文献EP2308602B1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具体地讲,所述装置具有头部区段和基体区段,其中,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容纳流动性介质的空腔。头部区段具有通入空腔的输出口,以便输出流动性介质。此外,所述装置具有能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的杆件,其中,杆件的第一端部区段具有密封区段。所述密封区段在第一端部位置与输出口间隔地布置,并且因此能实现在第一端部位置输出粘合剂。在第二端部位置,所述杆件的密封区段使输出口在面向空腔的一侧闭锁。所述杆件的第二区段由所述空腔引出并且联结至致动器、具体地联结至压缩空气缸的柱塞。所述装置具有密封机构,用于使所述装置的容纳所述杆件第二端部区段的区域相对于所述空腔密封。所述密封机构布置在空腔的区域内,其中,密封机构在空腔的区域内环绕地包围杆件。所述密封机构构造为波纹套密封机构,其中,所述密封机构具有第一密封区段和第二密封区段,第一密封区段相对于杆件位置固定地与杆件密封地接合,因此与杆件位置固定地连接。基于所述第一密封区段与杆件的位置固定的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区段跟随杆件的运动。第二密封区段位置固定地贴合限定所述空腔的壁。所述密封机构在第一密封区段和第二密封区段之间具有弹性区域,从而抵消或吸收所述杆件相对于空腔、具体地相对于限定所述空腔且贴合第二密封区段的壁的相对运动。此外,在文献EP2308602B1中规定,所述密封机构沿轴向镦锻或压紧。压紧或镦锻所述密封机构具有下述缺点,即,为了打开所述输出口必须施加相对高的力,因为打开所述输出口以克服密封机构的由于镦锻而存在的弹性力的方式进行。这对于将由致动器提供的力和为了打开和关闭所需的时间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以下述方式改进或改型具有权利要求1前述部分的特征的输出流动性介质的装置,即,其在克服前述缺点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所需的密封效果和疲劳强度。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来完成。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提出,密封机构在杆件的第二端部位置相比于密封机构的基本状态沿轴向伸长或拉长。与此相应地,密封机构的弹性区域在输出口闭锁的状态下拉长,并且因此,杆件为了打开输出口、亦即为了使杆件从第二端部位置转换到第一端部位置的运动由密封机构弹性区域的预应力来辅助支持,由此,使得应由致动器施加的力变小,或者密封机构就其本身而言对杆件从第二端部位置到第一端部位置的运动进行辅助支持。基于下述事实,即,位于空腔中的流动性介质通常处于承压状态,并且因此相应地作用于密封机构,那么基于密封机构的所述伸长或拉长优选部分抵消当前存在的力,从而能实现非常高的疲劳强度。尤其规定,这样设计所述密封机构的拉长或伸长,即,在已知当装置运行时存在流动性介质的压力的情况下,使得存在于密封机构中沿轴向作用的力在杆件的第二端部位置消失。由此提升密封机构的疲劳强度并且因此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所述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区段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杆件连接。被视为尤其有利的是,当没有外力作用于杆件和/或密封机构上时,杆件位于第一端部位置或者杆件位于第一端部位置与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因此,为了关闭输出口,必须朝向第二端部位置向杆件施加力。被视为尤其有利的是,所述装置具有将外力朝向第二端部位置施加至杆件的机构,尤其实现杆件克服所述机构的力朝向第一端部位置的移动。所述机构例如可具有弹簧或由弹簧形成。被视为尤其有利的是,当致动器不对杆件施加影响时,杆件位于第二端部位置。所述机构优选地具有止挡,其中,所述止挡能沿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基体区段中并且与杆件和/或致动器共同作用。所述机构还具有与止挡共同作用的复位机构,其中,止挡克服复位机构的恢复力实现朝向杆件第一端部位置的移动。复位机构例如可构造为弹簧。第二密封区段优选以形状结合和/或力接合和/或材料接合的方式与限定所述空腔的壁连接。在所述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机构的第二密封区段布置在、尤其以夹紧的方式保持在头部区段和基体区段之间。关于密封机构的尤其良好的密封效果,被视为尤其有利的是密封机构在第二密封区段的区域内具有环绕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尤其构造在面向于致动器的一侧,因此沿轴向突出。可能出现的制造公差也可通过所述环绕的隆起部进行补偿。此外,所述隆起部有利于第二密封区段夹紧地保持在头部区段和基体区段之间,在夹紧过程中出现的力以非破坏性的方式由第二密封区段吸收。所述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通入空腔的进入口,用于将流动性介质输送到空腔。关于所述流动性介质尤其均匀地分布在空腔中或者尤其均匀地输送所述流动介质到空腔中,在一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装置具有多个通入空腔的进入口,其中,所述进入口环绕地围绕杆件布置。所述进入口优选有规律地、尤其等距地布置。被视为尤其有利的是,所述进入口的角距等于360°除以进入口数量。所述装置优选具有奇数个进入口。奇数个进入口在尽可能均匀地输送方面被证实为尤其有利的。所述装置尤其优选地具有五个进入口。为了尤其均匀地输送流动性介质并且因此也为了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出流动性介质、尤其是输出粘合剂的装置(1),优选用于输出热熔粘合剂,其中,所述装置(1)具有头部区段(2)和基体区段(3),所述装置(1)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流动性介质的空腔(4),所述头部区段(2)具有通入空腔(4)的、用于输出所述流动性介质的输出口(5),所述装置(1)具有杆件(7,8),所述杆件(7,8)能沿轴向(Z)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杆件(7,8)的第一端部区段具有密封区段(9),所述密封区段(9)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与输出口(5)间隔地布置并且在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使输出口(5)在面向所述空腔(4)的一侧闭锁,所述杆件(7,8)的第二端部区段从空腔(4)引出,以使所述杆件(7,8)与致动器(10)联结,所述装置(1)具有密封机构(11),以使所述装置(1)的容纳第二端部区段的区域相对于空腔(4)密封,所述密封机构(11)布置在空腔(4)的区域内,所述密封机构(11)在空腔(4)的区域内环绕地包围杆件(7,8),所述密封机构(11)具有第一密封区段(12)和第二密封区段(13),所述第一密封区段(12)相对于杆件(7,8)位置固定地与杆件(7,8)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封区段(13)位置固定地贴靠限定所述空腔(4)的壁,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第一密封区段(12)和第二密封区段(13)之间具有弹性区域(14),/n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封机构(11)在所述杆件(7,8)的第二端部位置相比于密封机构(11)的基本状态沿轴向(Z)伸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6 EP 19152086.51.一种输出流动性介质、尤其是输出粘合剂的装置(1),优选用于输出热熔粘合剂,其中,所述装置(1)具有头部区段(2)和基体区段(3),所述装置(1)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流动性介质的空腔(4),所述头部区段(2)具有通入空腔(4)的、用于输出所述流动性介质的输出口(5),所述装置(1)具有杆件(7,8),所述杆件(7,8)能沿轴向(Z)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杆件(7,8)的第一端部区段具有密封区段(9),所述密封区段(9)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与输出口(5)间隔地布置并且在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使输出口(5)在面向所述空腔(4)的一侧闭锁,所述杆件(7,8)的第二端部区段从空腔(4)引出,以使所述杆件(7,8)与致动器(10)联结,所述装置(1)具有密封机构(11),以使所述装置(1)的容纳第二端部区段的区域相对于空腔(4)密封,所述密封机构(11)布置在空腔(4)的区域内,所述密封机构(11)在空腔(4)的区域内环绕地包围杆件(7,8),所述密封机构(11)具有第一密封区段(12)和第二密封区段(13),所述第一密封区段(12)相对于杆件(7,8)位置固定地与杆件(7,8)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封区段(13)位置固定地贴靠限定所述空腔(4)的壁,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第一密封区段(12)和第二密封区段(13)之间具有弹性区域(1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机构(11)在所述杆件(7,8)的第二端部位置相比于密封机构(11)的基本状态沿轴向(Z)伸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区段(12)以材料接合的方式与所述杆件(7,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中,在没有外力施加至所述杆件(7,8)的情况下和/或在没有外力施加至所述密封机构(11)的情况下,所述杆件(7,8)位于第一端部位置;或者,在没有外力施加至所述杆件(7,8)的情况下和/或在没有外力施加至所述密封机构(11)的情况下,所述杆件(7,8)位于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装置(1)具有机构(28,29),所述机构(28,29)朝向第二端部位置将外力施加至杆件(7,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装置(1)具有多个通入空腔(4)的进入口(6),所述进入口(6)环绕地围绕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伊奈兴
申请(专利权)人:乐佰得控股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