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么利群专利>正文

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涉及一种床,包括床头(1)、活动床板(2)、轴承(3)、床架(4)、连杆机构(5)、数控电机(6)、滑道(7)、控制开关(8);所述床架(4)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3),该轴承(3)为对称的水平安装在床架(4)的两侧,轴滑道(7)上安装有活动床板(2),活动床板(2)置于这水平设置的轴承(3)上,活动床板(2)的底部固定有连杆机构(5)的水平铰轴头,连杆机构(5)与数控电机(6)及控制部件装设在床架(4)的控制箱内;控制箱内并设置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模块、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控制开关(8)与这些集成电路相连,构成整个动态床的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时、延时等控制,使床板按需要晃动,满足自身睡眠的习惯,达到有助于改善失眠、增进睡眠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
技术介绍
床是睡眠用具,床的条件便是睡眠的条件,因此,人们非常注意对床舒适和使用情况的要求,比如,软硬的情况,还有其他,比如位置、大小等等。总之,人类有一半的时间要在床上休息,床是非常重要的,床的情况直接决定了生活的质量。睡眠时候经常会发生失眠的情况,通常都知道要让儿童快速入睡,一般用摇篮晃动即可使其很快入睡。而对成年人则比较麻烦,需要服安眠药等镇静的药物。而晃动可以促进入睡这是人的天性,设计一种可晃动的床来促进成年人的睡眠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本技术在床架子上设有一晃动的床板,通过定时、延时等控制,使床板按需要晃动,来促进睡在上面的人睡眠。以满足自身睡眠的习惯,达到有助于改善失眠、增进睡眠质量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所述动态床包括床头、活动床板、轴承、床架、连杆机构、数控电机、滑道、控制开关;所述床架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该轴承为对称的水平安装在床架的两侧,一边安装三个,轴滑道上安装有活动床板,活动床板置于这水平设置的轴承上,活动床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杆机构的水平铰轴头,连杆机构与数控电机及控制部件装设在床架的控制箱内;控制箱内并设置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模块、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控制开关与这些集成电路相连,构成整个动态床的配置。所述的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所述床架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该轴承为对称的安装在床架的头脚两侧,一边安装两个,轴滑道上安装有活动床板,活动床板置于头脚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的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所述连杆机构为双连杆机构。所述的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所述数控电机经减速机构与连杆机构相连,数控电机再与控制开关相连。所述的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所述中央处理器经放大电路与数控电机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本技术的床板连接连杆机构,实现水平晃动,同时控制方式采用间歇式的自动控制,即,采用感应电路以及时间、振幅电路来控制晃动床板的震频晃动的时间等,更接近人性化的满足多种情况和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位本技术控制原理示意图。图中部件:床头1、活动床板2、轴承3、床架4、连杆机构5、数控电机6、滑道7、控制开关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内容,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提示下,结合现有的、公开的科技手段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床板前后移动的方式)本技术的组成包括图中部件:床头1、活动床板2、轴承3、床架4、连杆机构5、数控电机6、滑道7、控制开关8。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床架4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3,该轴承3为对称的水平安装在床架4的两侧,一边安装三个,轴滑道7上安装有活动床板2,活动床板2置于这水平设置的轴承3上,活动床板2的底部固定有连杆机构5的水平铰轴头,连杆机构5与数控电机6及控制部件装设在床架4的控制箱内;控制箱内并设置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模块、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控制开关8与这些集成电路相连,构成整个动态床的配置。连杆机构5可选择双连杆机构配置,这样可保证水平移动的活动床板2水平移动起来更加平稳;数控电机6经减速机构与连杆机构5相连,数控电机6再与控制开关8相连,完成电控部件之间的动态控制。这些控制部件可根据结构的或者效果的实际设计情况予以选购即可。本技术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的模块,经过放大电路与数控电机6相连接控制,实现滑道7上的活动床板2进行不同滑动频率以及滑动方式包括时间的设定;根据每个使用者的需要人性化的进行设定,比如可以用作婴儿睡眠床的模式,老人睡眠床的模式,以及振动开关控制人睡觉翻身时震动床可以自动启动晃动模式等。轴承3的滚动方向为人体躺卧后头脚相一致的方向,即,面对床头的方向人体呈上下运动,床头与活动床板之间要留有活动的空隙。使用时,根据自身睡眠习惯,通过控制开关8设定活动床板2的动态效果,比如设定活动床板2的动态方式,前后滑动还是左右滑动、滑动的幅度大小、时间等,在控制开关上选项,比如;音乐、灯控.....等不同的使用模式,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失眠状态人群的使用需要。以满足自身睡眠的习惯,达到有助于改善失眠、增进睡眠质量的目的。实施例2(床板左右移动的方式)本技术的组成包括图中部件:床头1、活动床板2、轴承3、床架4、连杆机构5、数控电机6、滑道7、控制开关8。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床架4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3,该轴承3为对称的安装在床架4的头脚两侧,一边安装两个,轴滑道7上安装有活动床板2,活动床板2置于头脚位置设置的轴承3上,活动床板2的底部固定有连杆机构5的水平铰轴头,连杆机构5与数控电机6及控制部件装设在床架4的控制箱内;控制箱内并设置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模块、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控制开关8与这些集成电路相连,构成整个动态床的配置。连杆机构5可选择双连杆机构配置,这样可保证水平移动的活动床板2水平移动起来更加平稳;数控电机6经减速机构与连杆机构5相连,数控电机6再与控制开关8相连,完成电控部件之间的动态控制。这些控制部件可根据结构的或者效果的实际设计情况予以选购即可。本技术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的模块,经过放大电路与数控电机6相连接控制,实现滑道7上的活动床板2进行不同滑动频率以及滑动方式包括时间的设定;在控制开关上选项,比如;音乐、灯控.....等不同的使用模式,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失眠状态人群的使用,根据每个使用者的需要人性化的进行设定。轴承3的滚动方向为人体躺卧后左右方向滑动,即,面对床头的方向人体呈左右运动。使用时,根据自身睡眠习惯,通过控制开关8设定的模式来选择活动床板2的动态效果,比如设定活动床板2的动态方式,前后滑动还是左右滑动、滑动的幅度大小、时间,以及包括和网络或手机相连,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本技术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床包括床头(1)、活动床板(2)、轴承(3)、床架(4)、连杆机构(5)、数控电机(6)、滑道(7)、控制开关(8);所述床架(4)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3),该轴承(3)为对称的水平安装在床架(4)的两侧,一边安装三个,轴滑道(7)上安装有活动床板(2),活动床板(2)置于这水平设置的轴承(3)上,活动床板(2)的底部固定有连杆机构(5)的水平铰轴头,连杆机构(5)与数控电机(6)及控制部件装设在床架(4)的控制箱内;控制箱内并设置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模块、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控制开关(8)与这些集成电路相连,构成整个动态床的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助睡眠的动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床包括床头(1)、活动床板(2)、轴承(3)、床架(4)、连杆机构(5)、数控电机(6)、滑道(7)、控制开关(8);所述床架(4)上固定安装滚动轴承(3),该轴承(3)为对称的水平安装在床架(4)的两侧,一边安装三个,轴滑道(7)上安装有活动床板(2),活动床板(2)置于这水平设置的轴承(3)上,活动床板(2)的底部固定有连杆机构(5)的水平铰轴头,连杆机构(5)与数控电机(6)及控制部件装设在床架(4)的控制箱内;控制箱内并设置由中央处理器等控制模块、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控制开关(8)与这些集成电路相连,构成整个动态床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么利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