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处理废水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41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处理废水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为一种低密度毫米级催化剂,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植物纤维素、铝盐、硼酸、壳聚糖、过渡金属按一定比例制备臭氧催化剂前体;将催化剂前体材料造粒;将粒子煅烧获得低密度毫米级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大,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密度低,有利流体流动强化气液固传质,且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处理废水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处理废水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大部分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都在进行提标改造。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作为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之一,因为其具有氧化性强、无二次污染、催化剂易分离回收等优势,已经成为去除废水中高稳定性、难降解有机物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然而非均相臭氧催化技术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是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得以大规模工程推广运用的关键。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为典型的气液固反应体系,该体系的反应效率不仅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有关,同时也直接受制于气液固界面的传质特性。在工程应用中,后者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该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提高反应过程的效能意义重大。固体颗粒的存在对气液传质有较大影响。目前关于非均相臭氧催化剂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活性组份催化剂的制备,而鲜有关于催化剂对流体流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废水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植物纤维素、铝盐、硼酸、壳聚糖、过渡金属盐混合得到臭氧催化剂前体;/n(2)将所述臭氧催化剂前体造粒后煅烧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废水的非均相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植物纤维素、铝盐、硼酸、壳聚糖、过渡金属盐混合得到臭氧催化剂前体;
(2)将所述臭氧催化剂前体造粒后煅烧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为:
将植物纤维素、过渡金属盐、硼酸和壳聚糖充分混合,随后再添加铝盐、过渡金属盐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铝盐为氢氧化铝、硝酸铝或氯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过渡金属盐为钴、锰、铜、铁或锌的硝酸盐、硫酸盐、盐酸盐或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铝盐、和所述是植物纤维素的用量由下式决定:




其中,m为所述非均相臭氧催化剂的质量,m1为所述铝盐的质量,m2为所述植物纤维素的质量,ρ为所述非均相臭氧催化剂的密度;ρ1为所述植物纤维素的密度,ρ2为所述铝盐的密度,a、b、c为常数,a值范围为0.90~1.10,b值范围为0.70~0.99,c值范围为0.70~1.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先坤郑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