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33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头,包括拉头本体和马钩,马钩的首端设有定位部,马钩的尾端设有用于在使用过程中与齿牙接触以提供锁力的第一锁针和第二锁针,第一锁针到定位部的距离大于第二锁针到定位部的距离,且沿马钩的首尾连线方向,第一锁针和第二锁针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保证在用户运动过程中拉片带动马钩活动时,当第一锁针被抬起时,第二锁针仍与齿牙接触以提供锁力;拉头本体设有:用于对定位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用于让位第一锁针和第二锁针以使两者与齿牙接触的让位槽。该拉头可防止拉头失锁,阻止拉头在用户运动过程中不自觉的下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头。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
技术介绍
拉头作为实现拉链拉合的关键零部件,在服装配饰等
具有广泛应用。拉头通常包括拉头本体、帽盖、拉片、马钩和弹片,马钩在弹片的作用下,嵌入齿牙之间,将拉头锁定。开合拉链时,用户手动提起拉片即可使马钩与齿牙脱离,以便于拉链的拉合或分离。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拉头,在拉片尺寸过大过重时,由于用户的一些活动,如在用户运动的过程中,将带动拉片上下运动,这会导致拉片在惯性作用下带动马钩上抬,从而使马钩与齿牙之间的锁力短暂消失,在锁力消失时,拉头会随着用户运动带来的惯性而下滑一段距离,最终使拉链从闭链状态下逐渐转变为开链。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用户运动状态下失锁的拉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头,能够防止在用户运动过程中拉头失锁下滑。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能够避免在用户运动状态下从闭链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头本体(1)和马钩(2),所述马钩(2)的首端设有定位部(21),所述马钩(2)的尾端设有用于在使用过程中与齿牙接触以提供锁力的第一锁针(22)和第二锁针(23),所述第一锁针(22)到所述定位部(2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锁针(23)到所述定位部(21)的距离,且沿所述马钩(2)的首尾连线方向,所述第一锁针(22)和所述第二锁针(23)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保证在用户运动过程中拉片带动所述马钩(2)活动时,当所述第一锁针(22)被抬起时,所述第二锁针(23)仍与齿牙接触以提供锁力;/n所述拉头本体(1)设有:/n用于对所述定位部(21)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头本体(1)和马钩(2),所述马钩(2)的首端设有定位部(21),所述马钩(2)的尾端设有用于在使用过程中与齿牙接触以提供锁力的第一锁针(22)和第二锁针(23),所述第一锁针(22)到所述定位部(2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锁针(23)到所述定位部(21)的距离,且沿所述马钩(2)的首尾连线方向,所述第一锁针(22)和所述第二锁针(23)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保证在用户运动过程中拉片带动所述马钩(2)活动时,当所述第一锁针(22)被抬起时,所述第二锁针(23)仍与齿牙接触以提供锁力;
所述拉头本体(1)设有:
用于对所述定位部(21)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11);
用于让位所述第一锁针(22)和所述第二锁针(23)以使两者与齿牙接触的让位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马钩(2)的首尾连线方向,所述第一锁针(22)和所述第二锁针(23)错开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锁针(22)和所述第二锁针(23)分别与拉链两侧牙链的齿牙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杨家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