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力型下颌骨支架和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力型下颌骨支架及在下颌骨支架的合金基体表面制备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及异质材料移植等,然而单纯的自体骨移植及全异质材料移植均存在缺陷。单纯自体骨移植存在自体骨量不足,供区损伤、及手术难度大等问题。全异质材料移植中研究最广泛的为纯钛材料。然而,纯钛的全异质下颌骨,由于材料弹性模量高,与周围骨组织及软组织的结合能力差,在临床过程中仍然存在移植物暴露于口腔、骨结合不良、移植失败等问题。在下颌骨重建过程中,由钛板将移植骨块与下颌骨残端进行固定,然而由于纯钛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下颌骨,容易导致应力屏蔽现象,从而导致移植骨应力不足而吸收。为了克服自体骨量不足及单纯金属材料力学及生物相容性缺陷,有学者研究设计特制钛网结合髂骨或腓骨松质骨颗粒和骨髓进行下颌骨重建,该方案可以避免应力屏蔽效应,然而其显著缺点包括:由于下颌骨高生物应力特征,钛网的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力型下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骨支架的材料为梯度结构,包括合金基体和多孔表面;所述合金基体的材料包括钛-铌基β系合金材料;所述多孔表面为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力型下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骨支架的材料为梯度结构,包括合金基体和多孔表面;所述合金基体的材料包括钛-铌基β系合金材料;所述多孔表面为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力型下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基体的材料还包括锡和锆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力型下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中的孔径的范围为100~300纳米;优选地,所述多孔表面的厚度为5~30微米。
4.一种在下颌骨支架的合金基体表面制备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下颌骨支架的合金基体的表面沉积有合金涂层,对所述合金涂层进行去合金化,即可在下颌骨支架的合金基体的表面制得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下颌骨支架的合金基体表面制备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铌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涂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婧,金明江,刘剑楠,周子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