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32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壳体、移动组件和消毒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储水腔和设备腔,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消毒组件位于所述设备腔,所述消毒组件包括用于对地面消毒的臭氧水消毒模块以及用于对室内空间消毒的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所述臭氧水消毒模块和所述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分别与所述储水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臭氧水和臭氧水喷雾对室内进行全方位消毒,消毒效率极佳。而且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消毒时,人们无需离开,消除了传统消毒方式的局限性。此外,臭氧水和臭氧水喷雾在杀菌消毒后被还原成氧,绿色环保,因此不存在传统消毒方式的化学消毒液残留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消毒机器人。
技术介绍
室内空气消毒与净化的方法主要通过自然通风换气法、层流洁净、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净化法和化学消毒剂消毒法。其中,化学消毒剂雾化消毒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医疗、交通、餐饮、商业等公共场所领域及畜牧养殖领域。目前,雾化消毒在室内环境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人工喷洒、消毒设备喷洒和室内专用管道喷洒。人工喷洒方式劳动强度大,喷洒精度及效率不能保证;消毒设备喷洒智能程度不高,大多需要人工监管及操作,喷洒消毒效果受操作者影响。专用管道喷洒虽然效率高,但是需要对室内环境改造,成本高,而且受管道安装布局影响,消毒效果不均。而且,上述三种消毒方式均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要求消毒时室内不能有人,而人工喷洒方式则要求操作人员做好全身防护措施,极其不便。此外,化学消毒剂存在残留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在原有的消毒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室内全方位消毒、使用方便且无残留问题的消毒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储水腔和设备腔;/n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n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位于所述设备腔,所述消毒组件包括用于对地面消毒的臭氧水消毒模块以及用于对室内空间消毒的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所述臭氧水消毒模块和所述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分别与所述储水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储水腔和设备腔;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位于所述设备腔,所述消毒组件包括用于对地面消毒的臭氧水消毒模块以及用于对室内空间消毒的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所述臭氧水消毒模块和所述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分别与所述储水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水消毒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水口、第一水泵、第一臭氧发生器和第一臭氧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第一臭氧水出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后朝向地面,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包括金刚石阳极片和不锈钢阴极片,所述金刚石阳极片和所述不锈钢阴极片之间设置有质子交换膜,利用低压电解法产生臭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将从所述出水管喷洒到地面的臭氧水进行扩散的转动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水喷雾消毒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进水口、第二水泵、第二臭氧发生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内设有电解组件,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位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的第二臭氧水出口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华张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