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9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解决现有的去除材料的方式开设裙腰,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进行清扫,碎布料的飞絮甚至会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方案的裙子包括用于制作裙子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表面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形成裙腰,环绕裙腰破口的面料形成裙摆,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裙子的整块面料上仅沿S型曲线开设线型切口,面料开设裙腰的位置不需要去除任何材料,可以将整块面料完全利用,不仅切割过程简化,而且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保证生产车间内的清洁,减少清扫需求,减少碎布飞絮的产生,保证机械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
本技术属于服装领域,涉及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
技术介绍
裙子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日常穿着服饰,裙子的穿着方便、造型多样,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常见的裙子是由面料加工而成,有的裙子将面料卷绕对接形成裙腰和裙摆,这样的裙子在对接处会存在明显的缝合线;也有的裙子是在一块完整的面料中部开孔形成裙腰,这样的裙子开孔处为裙腰,环绕裙腰自然下垂的面料为裙围,裙子的造型自然,且裙摆的可展开幅度大,更具“仙气”,适合舞蹈演出,同时也能兼顾日常穿着的需求。现有的在完整面料上开设裙腰的裙子,通常是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开设裙腰,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布料,影响生产环境,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工去清理,碎布料的飞絮甚至会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在完整面料上开设裙腰的裙子,通常是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开设裙腰,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进行清扫,碎布料的飞絮甚至会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包括用于制作裙子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表面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形成裙腰,环绕裙腰破口的面料形成裙摆,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本方案的整块面料上仅沿S型曲线开设线型口,面料开设裙腰的位置不需要去除任何材料,可以将整块面料完全利用,不仅切割过程简化,而且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成本。开设裙腰破口后的穿着状态下,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可以分别贴设在腹部和背部,且两个弧形凸边在腹部和背部并非居中贴设,而是向侧方偏斜且前后两块弧形凸边偏斜方向相反,可以通过弧形凸边与上装形成搭配,给整体穿着造型留出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作为优选,所述裙腰破口在S型曲线两端分别延伸设置向外反向弯折的反勾状的延长段。人体的曲线造型,胸围、臀围一般是大于腰围的,裙子的穿着过程无论是从下到上套设还是从上到下套设,均需要留出大于腰围的空间,用来越过臀围或者胸围位置。如果为了越过臀围或者胸围位置而增大S型曲线的尺寸,显然会导致裙腰与腰围无法完美配合,本设计在裙腰破口的S型曲线两端设置反勾状的延长段,延长段可以在经过臀围或者胸围位置时候撑开,在到达腰围位置时候贴合,使裙腰完美配合腰围。作为优选,所述裙腰破口为沿S型曲线延伸的光滑弧线或者波浪线或者锯齿线。裙腰破口整体沿S型曲线开设,裙腰破口的线型可以为与S型曲线重合的光滑弧线,也可以是沿S型曲线延伸并在S型曲线两侧来回往复的波浪线或者锯齿线,使裙腰的切口造型多变。作为优选,所述裙腰破口的两侧边均设置包边。作为优选,所述包边设置连续式的一条,所述裙腰破口两侧的包边在的裙腰破口的两端部弧形过渡。包边一次回转360度完成,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加工成本。作为优选,所述面料为多边形面料或者圆形面料。作为另一种优选,或者面料的外轮廓线为波浪形、锯齿形或者多段线形。作为优选,所述裙腰破口在面料表面居中开设。居中开设的裙腰,形成对称的裙摆。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裙腰破口在面料表面的一侧偏置开设。向一侧偏置开设的裙腰,可以形成左右或前后不对称的裙摆,形成不对称的美感。本技术裙子的整块面料上仅沿S型曲线开设线型切口,面料开设裙腰的位置不需要去除任何材料,可以将整块面料完全利用,不仅切割过程简化,而且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保证生产车间内的清洁,减少清扫需求,减少碎布飞絮的产生,保证机械运行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方形面料居中开设裙腰破口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对应的裙子立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方形面料偏置开设裙腰破口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对应的裙子立体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圆形面料居中开设裙腰破口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对应的裙子立体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圆形面料偏置开设裙腰破口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7对应的裙子立体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S型裙腰破口为波浪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S型裙腰破口为折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2、裙腰破口,3、延长段,4、裙腰,5、裙摆,6、弧形凸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方形面料裙腰采用“S”型居中裁剪的裙子,如图1、2所示。本方案中,选用正方形的面料1,面料1表面的中心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2形成裙腰4,裙腰破口2在S型曲线两端分别延伸设置向外反向弯折的反勾状的延长段3,延长段也为裙腰破口的一部分,裙腰破口的两侧边均设置包边,包边设置连续式的一条,所述裙腰破口两侧的包边在的裙腰破口的两端部弧形过渡。如图2所示,环绕裙腰破口的面料形成裙摆5,裙摆在裙腰前后两侧对称、左右两侧对称,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6。本方案完整地利用了整块面料,面料开设裙腰时无需去除任何材料,仅需在面料上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并在S型曲线端部划开反勾状的延长段3,而后进行包边,即可完成裙子的加工。面料的环周轮廓可以如图1中采用直线,也可以为波浪线、齿型线或者其他线型。开设裙腰破口后的穿着状态下,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可以分别贴设在腹部和背部,且两个弧形凸边在腹部和背部并非居中贴设,而是向侧方偏斜且前后两块弧形凸边偏斜方向相反,可以通过弧形凸边与上装形成搭配,给整体穿着造型留出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延长段可以在经过臀围或者胸围位置时候撑开,在到达腰围位置时候贴合,使裙腰完美配合腰围。实施例2:一种方形面料裙腰采用“S”型偏置裁剪的裙子,如图3、4所示。本方案中,选用正方形的面料1,面料1表面的左侧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2形成裙腰4,裙腰破口2在S型曲线两端分别延伸设置向外反向弯折的反勾状的延长段3,延长段也为裙腰破口的一部分,裙腰破口的两侧边均设置包边,包边设置连续式的一条,所述裙腰破口两侧的包边在的裙腰破口的两端部弧形过渡。如图4所示,环绕裙腰破口的面料形成裙摆5,裙摆在裙腰前后两侧对称、左右两侧不对称,形成不对称的美,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6。本方案完整地利用了整块面料,面料开设裙腰时无需去除任何材料,仅需在面料上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并在S型曲线端部划开反勾状的延长段3,而后进行包边,即可完成裙子的加工。面料的环周轮廓可以如图1中采用直线,也可以为波浪线、齿型线或者其他线型。实施例3:一种圆形面料裙腰采用“S”型居中裁剪的裙子,如图5、6所示。本方案中,选用圆形的面料1,面料1表面的中心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包括用于制作裙子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表面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形成裙腰,环绕裙腰破口的面料形成裙摆,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包括用于制作裙子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表面沿S型曲线划开裙腰破口形成裙腰,环绕裙腰破口的面料形成裙摆,裙腰环周对应S型曲线的两个弧线形成两个向上的弧形凸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腰破口在S型曲线两端分别延伸设置向外反向弯折的反勾状的延长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腰破口为沿S型曲线延伸的光滑弧线或者波浪线或者锯齿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裙腰采用“S”型裁剪的裙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腰破口的两侧边均设置包边。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艾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