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8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包括中间丝束、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滤嘴成形纸包裹在中间丝束外,卷烟纸包裹在滤嘴成形纸外;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圈透气孔,且透气孔与靠近透气孔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30%。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高,可作为标准滤棒校准通风率测定仪,从而修正通风率测定仪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
本技术涉及卷烟滤嘴通风率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
技术介绍
滤嘴通风率是评价卷烟质量的关键指标,滤嘴通风率大小直接影响卷烟消费者的吸食感受,并会对焦油、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释放量产生影响。滤嘴通风率通常采用在线检测法进行检测,即在生产线中配置多台通风率测定仪检测滤嘴通风率,温度、大气压、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实际操作中,对于同一被测卷烟样品,不同的通风率测定仪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极差值可达到2%,严重影响到滤嘴通风率的准确评价。为实现滤嘴通风率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取30支卷烟样品在不同的通风率测定仪上对滤嘴通风率进行测量,通过计算卷烟样品的滤嘴通风率平均值来分析不同的通风率测定仪之间的偏差。但是,卷烟样品由于填充值、卷烟纸透气度、滤嘴打孔直径等参数的轻微差异,测得的滤嘴通风率数值会出现均匀性较差的情况,造成检测结果失真。而且,卷烟样品在经过多次滤嘴通风率测量后容易变形,也会造成检测结果失真。因此,如何解决不同通风率测定仪的校准问题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方便有效地校准通风率测定仪的校准滤棒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该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包括中间丝束、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所述滤嘴成形纸包裹在所述中间丝束外,所述卷烟纸包裹在所述滤嘴成形纸外;所述滤嘴成形纸和所述卷烟纸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圈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与靠近所述透气孔的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30%。可选的,所述中间丝束为醋酸纤维材质。可选的,相邻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为0.1-0.5mm。可选的,相邻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为0.3mm。可选的,所述透气孔与靠近所述透气孔的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20%。可选的,所述卷烟纸的透气度为所述滤嘴成形纸的透气度的60-80%。可选的,所述滤嘴成形纸和所述卷烟纸上对应设置有两圈所述透气孔,不同圈上的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为2-4cm。可选的,各圈上的相邻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可选的,所述滤嘴成形纸和所述卷烟纸上对应设置有三圈所述透气孔,相邻圈上的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为1-3cm。可选的,相邻的两圈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各圈上的相邻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高,可作为标准滤棒校准通风率测定仪,从而修正通风率测定仪的检测结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中间丝束-1,卷烟纸-2,透气孔-3。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包括中间丝束1、滤嘴成形纸(图中未示出)和卷烟纸2。滤嘴成形纸包裹在中间丝束1外,卷烟纸2包裹在滤嘴成形纸外。上述滤嘴成形纸是指卷烟中位于滤嘴最外层的包装纸,滤嘴成形纸透气度好,材质较软,成型度稍差。上述卷烟纸是指卷烟中用于包裹烟丝的包装纸,卷烟纸透气度低于滤嘴成形纸,成型度好,有利于维持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形状,提高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耐用性。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2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圈透气孔3,且透气孔3与靠近透气孔3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30%。透气孔3的设置可控制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通风率,使得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通风率接近卷烟成品。根据通风率的不同,可调整透气孔3的圈数。通常,通风率越大,透气孔3越多。具体实施时,通风率为0-15%时,可在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2上对应设置单圈透气孔3。使用时,先在实验室中检测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通风率,该通风率可称为通风率测定仪的真实通风率。接着选择生产线中的任一通风率测定仪检测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通风率,将通风率测定仪检测得到的测量值与真实通风率进行比较,得到修正差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风率测定仪检测得到卷烟的通风率经过修正差值的校正,即可得到卷烟的滤嘴通风率。本公开中不同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均匀性好,不易造成检测结果失真的问题。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高,可作为标准滤棒校准通风率测定仪,从而修正通风率测定仪的检测结果。在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性能稳定性,中间丝束1为醋酸纤维材质。在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性能稳定性,相邻透气孔3之间的距离为0.1-0.5mm。上述相邻透气孔3之间的距离是指相邻透气孔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相邻透气孔3之间的距离为0.3mm。在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性能稳定性,透气孔3与靠近透气孔3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20%。在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保持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形状的同时,维持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性能稳定性,卷烟纸2的透气度为滤嘴成形纸的透气度的60-80%。在本公开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2上对应设置有两圈透气孔3,不同圈上的透气孔3之间的距离为2-4cm。上述不同圈上的透气孔3之间的距离是指不同圈上的透气孔3的中心之间距离的最小值。通风率为15-30%时,可在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2上对应设置双圈透气孔3。双圈透气孔3的设置有利于在提高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通风率的同时,保持中间丝束1的密度,以及维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丝束、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所述滤嘴成形纸包裹在所述中间丝束外,所述卷烟纸包裹在所述滤嘴成形纸外;/n所述滤嘴成形纸和所述卷烟纸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圈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与靠近所述透气孔的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丝束、滤嘴成形纸和卷烟纸,所述滤嘴成形纸包裹在所述中间丝束外,所述卷烟纸包裹在所述滤嘴成形纸外;
所述滤嘴成形纸和所述卷烟纸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圈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与靠近所述透气孔的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长度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丝束为醋酸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为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为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与靠近所述透气孔的所述通风率测定仪校准滤棒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廷王璐王蓓蓓王勇骆震张颖浩刘文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