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27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包括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和剥刀,左夹持装置连接第一左驱动装置,且左夹持装置包括左支杆、左连杆和左夹片,左连杆套设在左支杆内,且左连杆一端连接左夹片,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左驱动电机,右夹持装置与所述左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剥刀包括左右对称的左剥刀和右剥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分别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夹紧壳莲,同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壳莲转动,使得剥刀可完全划开壳莲,然后分别通过左剥刀和右剥刀的移动将外壳与莲子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
技术介绍
莲子是一种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特色农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中国尤其是湖北、湖南有较大的产量。莲子的加工主要包括分级、剥壳、穿心和脱皮等工艺环节,其中的剥壳环节是莲子加工过程中最为麻烦的环节。目前,壳莲的剥壳方法主要有人工剥壳和机械化剥壳两种,其中人工剥壳法是由人工先用刀片或其他工具在壳莲上划开一道口子,再用手开剥壳莲取出莲子,该方法不但生产效率低,且在划口子的过程中容易划到手,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部分厂家开始采用莲子剥壳机进行剥壳,如目前采用较多的多联辊刀式莲子剥壳机,虽说采用莲子剥壳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和避免划伤手,但莲子剥壳机只能对壳莲的外壳进行切割,不能将外壳与莲子进行有效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包括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和剥刀,所述左夹持装置连接第一左驱动装置,且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左支杆、左连杆和左夹片,所述左连杆套设在所述左支杆内,且所述左连杆一端连接所述左夹片,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左驱动电机,所述右夹持装置与所述左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剥刀包括左右对称的左剥刀和右剥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分别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左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持装置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第二左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左夹片转动,所述左夹持装置与所述右夹持装置配合用于夹紧并旋转壳莲,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合并或分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用于剥去所述壳莲上的外壳。进一步地,所述左夹片的右侧端面和所述右夹片的左侧端面均为圆弧型面。进一步地,所述左夹片和所述右夹片的所述圆弧型面上均垫有圆弧型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的对称线与所述左夹持装置和所述右夹持装置的对称线共线。进一步地,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分别位于所述左夹持装置和所述右夹持装置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型面为半椭球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通过所述左夹持装置和所述右夹持装置夹紧所述壳莲,同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壳莲转动,使得所述剥刀可完全划开所述壳莲,然后分别通过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的移动将外壳与莲子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左夹持装置,11-左支杆,12-左连杆,13-左夹片,2-右夹持装置,21-右支杆,22-右连杆,23-右夹片,3-剥刀,31-左剥刀,32-右剥刀,4-橡胶垫,5-壳莲,51-外壳,52-莲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包括左夹持装置1、右夹持装置2和剥刀3。所述左夹持装置1连接第一左驱动装置(附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左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持装置1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左夹持装置1包括左支杆11、左连杆12和左夹片13,所述左连杆12套设在所述左支杆11内,且所述左连杆12一端连接所述左夹片13,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左驱动电机(附图中未画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左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连杆12转动,从而所述左连杆12带动所述左夹片13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连杆12通过轴承或其他方式套设在所述左支杆13内部,从而所述左夹持装置1可整体被所述第一左驱动装置驱动向左或向右移动,且不影响所述左连杆12被所述第二左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左支杆11内转动。所述右夹持装置2与所述左夹持装置1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右夹持装置2连接第一右驱动装置(附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右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右夹持装置2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右夹持装置2包括右支杆21、右连杆22和右夹片23,所述右连杆22套设在所述右支杆21内,且所述右连杆22一端连接所述右夹片23,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右驱动电机(附图中未画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右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右连杆22转动,从而所述右连杆22带动所述右夹片23转动。本技术中为使所述左夹片13和所述右夹片23更好地夹紧壳莲5,根据所述壳莲5两端的形状将所述左夹片13的右侧端面和所述右夹片23的左侧端面均设计为圆弧型面,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型面为半椭球面,同时所述左夹片13和所述右夹片23的所述圆弧型面上均垫有圆弧型橡胶垫4,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所述壳莲5,本实施例中,只需控制所述第一左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夹持装置1向右移动,所述第一右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右夹持装置2向左移动,使所述左夹片13和所述右夹片23上的所述橡胶垫4压紧所述壳莲5的两端便可实现对所述壳莲5的固定和夹紧,然后控制所述第二左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右驱动电机分别带动所述左夹片13和所述右夹片23转动,便可带动所述壳莲5一起转动。所述剥刀3包括左右对称的左剥刀31和右剥刀32,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的对称线与所述左夹持装置1和所述右夹持装置2的对称线共线,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分别位于所述左夹持装置1和所述右夹持装置2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划伤所述壳莲5内的莲子52,所述左剥刀31的刀尖和所述右剥刀32的刀尖到所述左夹持装置1和所述右夹持装置2的距离可分别不同级别的所述壳莲5进行调整,以确保所述左剥刀31的刀尖和所述右剥刀32的刀尖插入所述壳莲5后,不触及所述莲子52。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分别连接第三驱动电机(附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合并或分开,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合并在一起时,所述左剥刀31的刀尖和所述右剥刀32的刀尖构成一个整体对所述壳莲5的外壳51进行划割,当所述外壳51被完全划开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分开,从而所述外壳51被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完全剥开,并从所述莲子52上脱落,实现所述外壳51与所述莲子52的完全分离(附图2)。本技术的具体开剥过程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合并,从而所述左剥刀31的刀尖和所述右剥刀32的刀尖形成一个整体插入所述壳莲5内,同时所述第一左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右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左夹片13和所述右夹片23夹紧所述壳莲5,然后所述第二左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右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左夹片13和所述右夹片23一起转动,并带动所述壳莲5转动,所述壳莲5外的所述外壳51被左剥刀31和所述右剥刀32割破,当所述外壳51被完全割开后,关闭所述第二左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右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和剥刀,所述左夹持装置连接第一左驱动装置,且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左支杆、左连杆和左夹片,所述左连杆套设在所述左支杆内,且所述左连杆一端连接所述左夹片,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左驱动电机,所述右夹持装置与所述左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剥刀包括左右对称的左剥刀和右剥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分别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左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持装置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第二左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左夹片转动,所述左夹持装置与所述右夹持装置配合用于夹紧并旋转壳莲,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合并或分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用于剥去所述壳莲上的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莲自动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和剥刀,所述左夹持装置连接第一左驱动装置,且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左支杆、左连杆和左夹片,所述左连杆套设在所述左支杆内,且所述左连杆一端连接所述左夹片,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左驱动电机,所述右夹持装置与所述左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剥刀包括左右对称的左剥刀和右剥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分别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左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持装置整体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第二左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左夹片转动,所述左夹持装置与所述右夹持装置配合用于夹紧并旋转壳莲,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合并或分开,所述左剥刀和所述右剥刀用于剥去所述壳莲上的外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宋民李明文周际平
申请(专利权)人:洪湖市莲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