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6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该治疗仪对应人体的胸腹部、上臂、前臂、股部、胫部和足部均设有复合治疗模块,能够对人体的多部位进行同时的振动治疗,且每一复合治疗模块包括电磁机械振动模块、超声振动模块和脉冲电磁振动模块,可针对不同部位的病症选择或组合不同的振动方式。承载体采用分段的枢接式结构,通过坐姿调节机构和立姿调节机构的调节,可使各段板体呈角度折叠,为患者的躺位、坐位和站立位提供支撑的载体。另外,为保证在不同的体位,特别是站立位时,复合治疗模块能更好的将振动力作用于病灶部位,因此在该治疗仪中对应各复合治疗模块处设置有弧形罩,使人体四肢和胸腔位于治疗腔内,以限制人体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
技术介绍
人体骨骼结构非常复杂,包括长骨、短骨和形态各异的其它骨头,其中长骨易发生骨折,骨关节易发生炎症,脊柱易发生骨质疏松等,因此骨科疾病是相对复杂的一类疾病。其中,中老年慢性腰腿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造成中老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的原因就是腰肌劳损及其并发症。因为对于骨关节炎疼痛、腰腿痛及骨折愈合的治疗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低量值高频振动对于多种肌肉和骨骼适应症是有益的,其为骨质疏松症和相关的问题提供了非药理学的治疗和预防。在针对骨疼痛治疗时,通过低量值高频振动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获得一定的刺激感,通过神经反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作用和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现有治疗仪的振动的方式采用超声振动或电磁振动,振动形式单一,在治疗时,将振动模块直接放置在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由于振动模块与人体的贴合度差,降低了振动模块对人体的振动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体(100),用于对人体进行分段式支撑,包括借由转轴依次枢接的首承载板(101)、中承载板(102)、尾承载板(103)和踏板(104),所述中承载板(102)水平设置,于其底部设有支撑座(105);/n多个弧形罩(200),于承载体(100)上、并对应人体结构的胸腹部区、上臂区、前臂区、股部区和胫部区设置,每一弧形罩(200)与承载体(100)转动连接并能够扣合于对应的承载体(100)上,与承载体(100)之间形成一治疗腔;/n复合治疗模块,设于每一治疗腔及踏板(104)上,每一复合治疗模块包括电磁机械振动模块、超声振动模块和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体(100),用于对人体进行分段式支撑,包括借由转轴依次枢接的首承载板(101)、中承载板(102)、尾承载板(103)和踏板(104),所述中承载板(102)水平设置,于其底部设有支撑座(105);
多个弧形罩(200),于承载体(100)上、并对应人体结构的胸腹部区、上臂区、前臂区、股部区和胫部区设置,每一弧形罩(200)与承载体(100)转动连接并能够扣合于对应的承载体(100)上,与承载体(100)之间形成一治疗腔;
复合治疗模块,设于每一治疗腔及踏板(104)上,每一复合治疗模块包括电磁机械振动模块、超声振动模块和脉冲电磁振动模块;
坐姿调节机构,包括设于首承载板(101)与中承载板(102)之间的、用于驱动首承载板(101)相对中承载板(102)向上翻转并锁定的第一驱动组件,设于中承载板(102)与尾承载板(103)之间的、用于驱动尾承载板(103)相对中承载板(102)向下翻转并锁定的第二驱动组件,及设于尾承载板(103)和踏板(104)之间的、用于驱动踏板(104)相对尾承载板(103)向上翻转并锁定的第三驱动组件;及
立姿调节机构,设于中承载板(102)与支撑座(105)之间,用于驱动中承载板(102)翻转使其尾端朝下并锁定;
于中承载板(102)上,对应胸腹部区具有能够向对应的弧形罩(200)推出的活动推板,所述活动推板通过固定于承载体(100)上的推出机构推出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位于承载体(100)的背面,包括:
第一推块(411),呈直角形结构,其一端与首承载板(101)的尾端固定;及
第一电动推杆(412),其一端与中承载板(102)借助连接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一推块(411)的另一端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位于承载体(100)的背面,包括:
主驱动齿轮,设于中承载板(102)的尾端,于主驱动齿轮上装配有水平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借由轴承座与中承载板(10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第一电机;及
从动齿轮,设于尾承载板(103)的首端,并与主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上装配有水平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借助联臂与尾承载板(10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姿调节机构包括:
U形座(501),固定于支撑座(105)的顶部;
第二驱动轴(502),沿承载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借助轴承可转动的设于U形座(501)上,所述第二驱动轴(50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504);及
翼板(503),其一端与第二驱动轴(502)固定,另一端与中承载板(10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5)内固定有用于调节承载体(100)高度的升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频域多模态复合振动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底座(601),固定于支撑座(105)的底板上;
固定套管(602),竖直设置,其下端与底座(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泽陈伟周天丰张颖恺郑诚功王忠正邓翔天谭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陈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