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24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多个样本保存瓶位置不固定,容易混乱或丢失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圆筒上下两端封闭,圆筒下侧同轴设有托板,托板与圆筒上端之间固定有十字形的隔板,隔板与圆筒之间围成多个放置区,圆筒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阶梯孔,每个阶梯孔均与一个放置区对应,每个阶梯孔内均设有可插入圆筒内的支撑筒,圆筒上端活动连接有端盖,端盖下端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下端设有多个与支撑筒一一对应且可插入支撑筒内的挤压管,挤压管下端设有弹性网,支撑筒和挤压管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漏液孔;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病理检测辅助设备
,特别是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术后病理组织固定主要用于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判断恶性肿瘤生长、侵犯、转移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对疾病的发展程度或治疗反应进行观察等,在进行病理组织固定时,一般需要将病理组织放置到标本保存瓶中进行保存,标本保存瓶内盛放有标本固定液如福尔马林等对病理组织进行浸泡,保持病理组织的活性,为了不会发生混淆,一般都会将多个病理组织放置到多个标本保存瓶中,该方式需要使用多个标本保存瓶,使用成本较高,静止的液体对标本的浸泡效果不佳,并且由于多个标本保存瓶之间的位置不固定,可能会产生混乱或丢失等现象,影响活检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多个样本保存瓶位置不固定,容易混乱或丢失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圆筒上下两端封闭,圆筒下侧同轴设有托板,托板与圆筒上端之间固定有十字形的隔板,隔板与圆筒之间围成多个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1),其特征在于,圆筒(1)上下两端封闭,圆筒(1)下侧同轴设有托板(2),托板(2)与圆筒(1)上端之间固定有十字形的隔板(3),隔板(3)与圆筒(1)之间围成多个放置区,圆筒(1)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阶梯孔(4),每个阶梯孔(4)均与一个放置区对应,每个阶梯孔(4)内均设有可插入圆筒(1)内的支撑筒(5),圆筒(1)上端活动连接有端盖(6),端盖(6)下端设有橡胶垫(7),橡胶垫(7)下端设有多个与支撑筒(5)一一对应且可插入支撑筒(5)内的挤压管(8),挤压管(8)下端设有弹性网(9),支撑筒(5)和挤压管(8)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1),其特征在于,圆筒(1)上下两端封闭,圆筒(1)下侧同轴设有托板(2),托板(2)与圆筒(1)上端之间固定有十字形的隔板(3),隔板(3)与圆筒(1)之间围成多个放置区,圆筒(1)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阶梯孔(4),每个阶梯孔(4)均与一个放置区对应,每个阶梯孔(4)内均设有可插入圆筒(1)内的支撑筒(5),圆筒(1)上端活动连接有端盖(6),端盖(6)下端设有橡胶垫(7),橡胶垫(7)下端设有多个与支撑筒(5)一一对应且可插入支撑筒(5)内的挤压管(8),挤压管(8)下端设有弹性网(9),支撑筒(5)和挤压管(8)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漏液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6)上开设有环形且开口朝外的沟槽(11),端盖(6)外侧设有上端插入沟槽(11)内的连接管(12),连接管(12)与沟槽(11)滑动连接,连接管(12)下侧与圆筒(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芬侯艳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