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床及具有该调节床的三用汗蒸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19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床及具有该调节床的三用汗蒸房,包括床架及床板,床板包括中板及前板、后板,床架设有转轴;前板与床架间设有前部铰接杆组件,后板与床架间设有后部铰接杆组件,前部铰接杆组件与后部铰接杆组件间铰接有连接杆;转轴与前部铰接杆组件和/或后部铰接杆组件间设有驱动杆;床架设有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前板和后板相对上翘,使用者可仰卧于床板上;采用转轴带动驱动杆运动,即可实现解锁使前板和后板翻转平放与床架上,使用者可坐或平躺于床板上,实现一物多用,调节方便;采用汗蒸房体内设调节床、翻转板及搁脚台阶,可实现平躺、仰卧、坐式三用,舒适度较高,具有多功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床及具有该调节床的三用汗蒸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汗蒸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调节床及具有该调节床的三用汗蒸房。
技术介绍
汗蒸房又称桑拿房,其通过产生蒸汽或红外线及负离子等物质对人体进行理疗以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为全身组织器官供给足量的营养与氧气,从而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使人体迅速消除疲劳并恢复体力。然而,传统汗蒸房的内部设置较为简单,人们在汗蒸房内进行汗蒸洗浴时,主要躺卧于躺椅上或静坐在座椅上,具有结构简单、功能较为单一的缺点,入浴者往往需要更换椅具来改变入浴姿势,如此,汗蒸房内往往需要放置多件椅具才能满足洗浴的需要,椅具数量的增加不仅占据汗蒸房内更多的空间,使得汗蒸房内的活动区域变窄,而且成本也较大。现有公开号为CN10977932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座卧两式可伸缩汗蒸房,包括汗蒸房体、设置于汗蒸房内的红外线发热体及控制面板,汗蒸房体的底板上设有滑轨,汗蒸房体的前部设有移动箱体,移动箱体滑设于滑轨上,底板上设有座椅,座椅的靠背可调节角度设置。使用时,人体可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坐或躺在座椅上,同时,移动箱体可贯穿汗蒸房体前后移动,实现调节汗蒸房体下部空间的效果,以对应满足人体不同的坐姿或躺姿;移动箱体在汗蒸房不使用时收缩可节省占地空间;而在座式汗蒸时,移动箱体向内收缩,当成办公娱乐平台。但上述汗蒸房存在以下缺点:仅具有卧和坐的功能,而使用者无法在使用时躺下,不能起到完全放松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床,具有调节方便、一物多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节床的三用汗蒸房,可实现平躺、仰卧、坐式三用,具有多功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调节床,包括床架及设于床架上的床板,床板包括固定于床架的中板及铰接于中板两端的前板、后板,床架转动设有转轴;前板与床架间设有前部铰接杆组件,后板与床架间设有后部铰接杆组件,前部铰接杆组件与后部铰接杆组件间铰接有连接杆,前部铰接杆组件驱动前板相对中板翻转,后部铰接杆组件驱动后板相对中板翻转;转轴与前部铰接杆组件和/或后部铰接杆组件间设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铰接于转轴,驱动杆的另一端对应铰接于前部铰接杆组件和/或后部铰接杆组件;床架上还设有驱使驱动杆相对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当前板和后板相对中板向上翻转时,驱动轴相对转轴锁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可操作驱动组件使转轴转动,通过驱动组件实现驱动杆相对转轴解锁,然后下压前板或后板的外端,在连接杆的联动下使前板和后板同时相对中板向下翻转,直至前板下底面和后板下底面与床架相贴,此时,前部铰接杆组件和后部铰接杆组件均处于弯折状态,前板、中板和后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可供使用者坐或平躺;当使用者需要仰卧时,上抬前板或后板的外端,在连接杆的联动下,使前板和后板同时相对中板向上翻转,床板整体呈两端上翘中间下凹的状态,此时,前部铰接杆组件和后部铰接杆组件均处于支撑状态,且驱动杆被拉动使其带动转轴转动并相对转轴处于锁定状态,如此,使用者仰卧于床板上时,上半身倚靠于前板,臀部坐于中板,腿部放置于后板上,使用较舒适,可实现一物多用的作用,且调节过程也较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转轴的拨杆,转轴端部设有与拨杆相抵配合的弧形块,拨动拨杆,拨杆通过弧形块带动转轴转动,使驱动杆相对转轴解锁,前部铰接杆组件驱动前板放平,后部铰接杆组件驱动后板放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转轴周向拨动拨杆,拨动时,由于拨杆与弧形块相抵,使拨杆通过弧形块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使驱动杆相对转轴运动实现解锁,驱动杆铰接于前部铰接杆组件端部带动前部铰接杆组件由支撑状态转变为弯折状态,如此即可实现驱动杆相对转轴的解锁,使前板和后板平放于床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拉绳、翘板,翘板铰接于床架,拉绳固定连接于翘板,驱动杆上设置有与翘板推动配合的推块,当拉绳拉动翘板上翘时,翘板推动推块,使驱动杆相对转轴解锁,前部铰接杆组件驱动前板放平,后部铰接杆组件驱动后板放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绳,使翘板上翘,当翘板抵于推块上时,推块推动驱动杆转动,此时,以推块为支点,驱动杆铰接于转轴的端部向上运动,并带动转轴转动,驱动杆铰接于前部铰接杆组件端部带动前部铰接杆组件由支撑状态转变为弯折状态,如此即可实现驱动杆相对转轴的解锁,使前板和后板平放于床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前部铰接杆组件包括铰接于床架的前部底杆、铰接于前部底杆的前部顶杆,前部顶杆铰接于前板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板和后板平放于床架上时,前部底杆和前部顶杆之间相对处于弯折状态,当前板和后板相对床架上翘时,前部底杆和前部顶杆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后部铰接杆组件包括铰接于床架的后部底杆、铰接于后部底杆的后部顶杆,后部顶杆铰接于后板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板和后板平放于床架上时,后部底杆和后部顶杆之间相对处于弯折状态,当前板和后板相对床架上翘时,后部底杆和后部顶杆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床架设置有固定块,拨杆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弧形块与转轴端部间形成有空挡,拨动拨杆后,在复位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使拨杆沿空挡运动实现复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床架侧边设有两块限位块,限位块与拨杆限位配合,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复位拉簧驱使拨杆复位时,拨杆与第一限位块限位配合,当拨杆拨动时,拨杆与第二限位块限位配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床架与前板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下端铰接于床架,气弹簧的上端铰接于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板和后板平放于床架上时,气弹簧被压缩,当上抬前板或后板外端使其上翘时,在气弹簧的助力下,仅需稍稍用力即可使前板和后板自动上抬,如此,调节较省力、便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转轴包括有转块,驱动杆铰接于转块上,转块与转轴的连接点A至驱动杆远离转块的端部B之间形成连线,当驱动杆相对转轴锁定时,转块与驱动杆的铰接点C位于连线的下方,且驱动杆相对地面的倾斜角α设为15°-25°;当驱动杆相对转轴解锁时,转块与驱动杆的铰接点C位于连线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相对转轴处于锁定状态时,即铰接点C位于连线下方,此时,驱动杆相对连线向下偏转,使得驱动杆对转轴的作用点位于转轴下方,驱动杆即可对前部铰接杆组件实现支撑锁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调节床的三用汗蒸房,包括有汗蒸房体,汗蒸房体内设置有调节床,汗蒸房体内壁铰接设置有搁脚台阶、翻转板及靠背;汗蒸房体内壁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架及翻转连接于固定架的支撑块;当支撑块相对固定架向上翻转时,支撑块顶部与翻转板相抵,使翻转板处于水平状态,当支撑块相对固定架向下翻转时,翻转板底面抵于固定架,使翻转板处于倾斜向下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床,包括床架(1)及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包括固定于所述床架(1)的中板(21)及铰接于所述中板(21)两端的前板(22)、后板(23),所述床架(1)转动设有转轴(3);/n所述前板(22)与所述床架(1)间设有前部铰接杆组件(11),所述后板(23)与所述床架(1)间设有后部铰接杆组件(12),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与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间铰接有连接杆(13),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驱动所述前板(22)相对所述中板(21)翻转,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驱动所述后板(23)相对所述中板(21)翻转;/n所述转轴(3)与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和/或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间设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轴(3),所述驱动杆(4)的另一端对应铰接于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和/或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n所述床架(1)上还设有驱使所述驱动杆(4)相对所述转轴(3)转动的驱动组件;/n当所述前板(22)和所述后板(23)相对中板(21)向上翻转时,所述驱动轴相对所述转轴(3)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床,包括床架(1)及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包括固定于所述床架(1)的中板(21)及铰接于所述中板(21)两端的前板(22)、后板(23),所述床架(1)转动设有转轴(3);
所述前板(22)与所述床架(1)间设有前部铰接杆组件(11),所述后板(23)与所述床架(1)间设有后部铰接杆组件(12),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与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间铰接有连接杆(13),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驱动所述前板(22)相对所述中板(21)翻转,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驱动所述后板(23)相对所述中板(21)翻转;
所述转轴(3)与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和/或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间设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轴(3),所述驱动杆(4)的另一端对应铰接于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和/或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
所述床架(1)上还设有驱使所述驱动杆(4)相对所述转轴(3)转动的驱动组件;
当所述前板(22)和所述后板(23)相对中板(21)向上翻转时,所述驱动轴相对所述转轴(3)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3)的拨杆(7),所述转轴(3)端部设有与所述拨杆(7)相抵配合的弧形块(32),拨动拨杆(7),拨杆(7)通过所述弧形块(32)带动所述转轴(3)转动,使所述驱动杆(4)相对所述转轴(3)解锁,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驱动所述前板(22)放平,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驱动所述后板(23)放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拉绳(5)、翘板(51),所述翘板(51)铰接于所述床架(1),所述拉绳(5)固定连接于所述翘板(51),所述驱动杆(4)上设置有与所述翘板(51)推动配合的推块(41),当所述拉绳(5)拉动所述翘板(51)上翘时,所述翘板(51)推动推块(41),使所述驱动杆(4)相对所述转轴(3)解锁,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驱动所述前板(22)放平,所述后部铰接杆组件(12)驱动所述后板(23)放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铰接杆组件(11)包括铰接于所述床架(1)的前部底杆(111)、铰接于所述前部底杆(111)的前部顶杆(112),所述前部顶杆(112)铰接于所述前板(22)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再岳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上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