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椅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折叠椅因其结构轻便、可以叠放,便于搬动和收纳,获得了人们的喜爱。虽然现有的折叠椅种类很多,但大都采用前后方向折叠结构,而不能实现在左右方向上折叠、进一步地缩小空间。为了解决折叠椅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856487B公开了一种可折合的椅架,该椅架的左右背杆之间设有由平行四杆并联机构构成的折叠结构,使用时通过平行四杆并联机构的中间联动杆的上下移动来实现椅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或展开。该椅架由于平行四杆并联机构的所有运动副均为由铰接结构形成的转动副,所以存在运动不确定的弊端,中间联动杆稍微移动就会导致椅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或展开,这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椅架在展开使用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因乘坐者的用力过猛或误触碰而引发坍塌现象,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折叠简便且展开使用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的折叠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和折叠椅架,所述折叠椅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椅架,所述左、右椅架均包括背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架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折叠机构和提拉部,所述左、右折叠机构均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分别与所述提拉部的上端两侧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分别与所述提拉部的下端两侧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提拉部的上、下移动经左、右折叠机构带动左、右椅架相对靠近呈折叠状态或相对远离呈展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和折叠椅架,所述折叠椅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椅架,所述左、右椅架均包括背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架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折叠机构和提拉部,所述左、右折叠机构均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分别与所述提拉部的上端两侧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分别与所述提拉部的下端两侧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提拉部的上、下移动经左、右折叠机构带动左、右椅架相对靠近呈折叠状态或相对远离呈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当左、右椅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呈外高内低的斜杆结构,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呈内高外低的斜杆结构,且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上端两侧的铰接轴以及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下端两侧的铰接轴均以所述提拉部的竖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上端两侧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宽于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内端与所述提拉部下端两侧的铰接轴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的中间设有手握孔,所述提拉部的上端设有凹向手握孔的弧形手握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椅架的背杆单元均包括背杆和固定连接于背杆下部后侧的滑杆,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上拉杆外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杆单元的滑杆上端铰接,所述左、右折叠机构的下拉杆外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杆单元的滑杆下部分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天野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