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文胸后比、文胸技术

技术编号:249817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束缚组和第二束缚组,所述第一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一束缚条,所述第二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二束缚条,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由所述文胸后比的上侧延伸至所述文胸后比的下侧,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为弧形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将其应用在文胸后比上,能够有效改变后比面料的局部弹性,增强支撑性,有效将受力分散,使文胸后比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稳定性,改善人体穿着时的压迫感,提升穿戴舒适性,且具有修正体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文胸后比、文胸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该束缚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包括了该束缚片的文胸后比和文胸。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内衣、文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内衣行业中关于文胸产品后比制造工艺主要有常规的缝制工艺,即松紧带+后比部位的面料+线。常规的缝制工艺制备得到的后比在穿着状态下受力不均匀,穿着时身体有压迫感、不舒适感,上下两侧产生勒感,中间部位却容易向外突出,如图6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贴合在文胸后比上使用时,受力均匀,穿戴舒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束缚组和第二束缚组,所述第一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一束缚条,所述第二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二束缚条,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由所述文胸后比的上侧延伸至所述文胸后比的下侧,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为弧形设置。所述第一束缚条的上端和第二束缚条的下端更加靠近人体的前侧,且二者交叉的位置约在后比上下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位置。通过相互交叉的第一束缚组和第二束缚组实现受力的平衡,使人体施加在文胸后比上的力均匀分布,不会有压迫感,即使长时间穿戴也很舒适,且有修正体型的效果。束缚条采用高分子材料,如硅橡胶、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锦纶和/或氨纶等材质,亲肤且拉伸恢复性能好。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由不同弧度的线段组成,且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的弧形开口相反。采用弧形线段的束缚条一方面能够更加贴合人体,另一方面能够使束缚条的延伸长度更长,力的分散效果更好,且外观上比多根直线条状更加美观和圆润。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条的弧度由上至下依次降低,所述第二束缚条的弧度由上至下依次升高。即第一束缚条越往上,束缚条的弧度越大,越往下,束缚条的弧度越小,而第二束缚条刚好相反。第一束缚条的上端和第二束缚条的下端更加靠近人体的正面,这样的设置对力的分散更加有利,防止受力不均匀出现的压迫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条由弧度小于50°的线段构成;所述第二束缚条由弧度小于30°的线段构成。由于人体型的原因,文胸后比在贴合人体使用时,后比靠近人体前侧的部位比靠近人体后侧的部位更加受力,且单单就后比靠近人体前侧的部位,且上方比下方也承受更大的力。所以将第一束缚条的上端的弧度设置为最大,使得将受力有效进行分散,达到受力均匀和修正体型的效果。还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弧度为30°~50°的线段(占第一束缚条总长度的20~30%)、弧度为5°~20°的线段(占第一束缚条总长度的40~50%)和弧度为0°~10°的线段(占第一束缚条总长度的20~30%);所述第二束缚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弧度为15°~25°的线段(占第二束缚条总长度的30~40%)和弧度为20°~30°的线段(占第二束缚条总长度的60~7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束缚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弧度为40°的线段(占第一束缚条总长度的25%)、弧度为10°的线段(占第一束缚条总长度的46.3%)和弧度为5°的线段(占第一束缚条总长度的28.7%);第二束缚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弧度为20°的线段(占第二束缚条总长度的33.9%)和弧度为25°的线段(占第二束缚条总长度的66.1%)。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在相交的位置形成的四个夹角中的两个为锐角,剩余两个为钝角。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在相交的位置形成的四个夹角中的上下两个夹角为锐角,左右两个夹角为钝角。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上方的夹角为75°、下方的夹角为87°、靠近人体前侧的夹角为93°、靠近人体后侧的夹角为105°。这样的设置对力的分散更加有利,使得后比受力均匀,修正体型的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一束缚组包括三条第一束缚条,所述第二束缚组包括两条第二束缚条,三条所述第一束缚条的形状相同,两条所述第二束缚条的形状相同。相邻两条第一束缚条之间的间距相同,两条第二束缚条之间的间距可以与第一束缚条之间的间距保持相同或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束缚条之间的间距和第一束缚条之间的间距保持相同时,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之间交叉形成的两个网孔类似于菱形。与上述弧度的设置类似,第一束缚条的前端靠近人体前侧和上侧,所以其设置为三条更加有利于将受力分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制备束缚片的材料进行高温预缩;高温预缩的目的在于后期束缚片与文胸后比的材料进行热压贴合的时候二者之间能够同步伸缩变形,防止二者之间的形变差过大,导致无法贴合或贴合后不牢固。高温预缩的温度设定为文胸的热压温度或略高于其热压温度。2)将步骤1)中预缩好之后的束缚片材料与胶膜进行复合,使二者贴合在一起,得到复合材料;胶膜用于后续热压时将束缚片与后比面料进行粘接,胶膜可以采用传统的EVA、TPU胶膜等。3)将步骤2)中的复合材料裁切成束缚片的形状,得到束缚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了上述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的文胸后比,以及包括了该文胸后比的文胸。在具体实施时,束缚片采用胶膜与原本的后比布料进行热压贴合形成文胸后比,将文胸后比采用传统的工艺制备成文胸。采用了上述束缚片的文胸后比和文胸,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将受力分散,达到受力均匀、修正体型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制备束缚片的材料与制备文胸后比的面料进行高温预缩。2、将步骤1中预缩好之后的束缚片的材料与胶膜进行复合,使二者贴合在一起,得到复合材料;胶膜用于后续热压时将束缚片与后比面料进行粘接。3、采用激光工艺将步骤2中的复合材料裁切成实施例1中的形状,得到X形状的束缚片。4、在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束缚片远离胶膜的一侧贴合pet耐高温膜,以对束缚片形成保护。5、对步骤1中预缩后的文胸后比的面料进行裁切,形成合适的裁片,将步骤4中得到束缚片与裁片进行热压贴合,得到文胸后比。6、将文胸后比与其他材料如模杯、肩带等一起制备得到文胸。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将其应用在文胸后比上,能够有效改变后比面料的局部弹性,增强支撑性,有效将受力分散,使文胸后比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稳定性,改善人体穿着时的压迫感,提升穿戴舒适性,且具有修正体型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束缚组和第二束缚组,所述第一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一束缚条,所述第二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二束缚条,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由所述文胸后比的上侧延伸至所述文胸后比的下侧,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为弧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束缚组和第二束缚组,所述第一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一束缚条,所述第二束缚组至少包括一条第二束缚条,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由所述文胸后比的上侧延伸至所述文胸后比的下侧,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为弧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条和第二束缚条均由不同弧度的线段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条的弧度由上至下依次降低,所述第二束缚条的弧度由上至下依次升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条由弧度小于50°的线段构成;所述第二束缚条由弧度小于30°的线段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文胸后比的束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弧度为30°~50°的线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敏李嫣妮张荣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美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