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13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呈圆环形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套接有U型块,所述轨道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马达、第一转动杆、齿轮、齿条、轨道和U型块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一马达带动U型块在轨道上滑动的效果,实现了第一马达带动机器人本体在轨道上运动对作为进行补光照射的功能,便于机器人本体上的灯组对作物进行均为照射,避免产生光照死角,影响作物的生长;通过第二马达、第二转动杆、卷绕盘、连接绳和固定杆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二马达转动带动固定杆升降的效果,实现了第二马达转动带动机器人本体升降的功能,便于机器人本体在发生故障时对机器人本体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光感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的温室大棚上,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现在的温室大棚采用白炽灯、碘灯、荧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光源进行人工补光,在连续阴天和寡照环境下弥补一定条件下温室大棚内光照的不足,以便有效地维持温室大棚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由于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都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对作物进行相应程度和时间的补光,因此现在通常采用LED光感机器人控制补光灯组对作物进行补光,LED光感机器人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调节补光灯组提供的相应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使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在使用的LED光感机器人都是固定在温室大棚的天花板上,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移动,会存在照射死角,作物上的部分叶子无法接触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生长不均匀,出现畸形生长,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由于现在的温室大棚的高度比较高,而LED光感机器人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和呈圆环形设置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上滑动套接有U型块(3),所述轨道(2)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8),所述环形凹槽(8)的一侧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呈环形设置齿条(7),所述U型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依次贯穿U型块(3)和环形凹槽(8)并固定连接有齿轮(6),所述U型块(3)上设有与第一转动杆(5)对应的第一转动口,所述齿轮(6)与齿条(7)啮合,所述U型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和呈圆环形设置的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上滑动套接有U型块(3),所述轨道(2)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8),所述环形凹槽(8)的一侧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呈环形设置齿条(7),所述U型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依次贯穿U型块(3)和环形凹槽(8)并固定连接有齿轮(6),所述U型块(3)上设有与第一转动杆(5)对应的第一转动口,所述齿轮(6)与齿条(7)啮合,所述U型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机器人本体(1)连接,所述轨道(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L型设置的固定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物LED光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U型块(3)上的第一马达(4),所述第一马达(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琦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