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12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所述双弧面拖网网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三个连接杆,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顶部;多个第一网板组件,多个所述第一网板组件分别设置于三个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弧面拖网网板具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单独控制,第一调节组件通过传动结构可以同步带动上方的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限位组件保障了传动结构运行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上下双弧形板的结构方便对网板整体进行控制,从而方便网板整体在水下位置的控制,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增加网板之间的距离,提高拖网使用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拖网网板
,尤其涉及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
技术介绍
传统渔船拖网作业时,采用两条船并行开足马力而捕渔网在两条船之间张开方式,这种方式能耗比较大,为此,出现了单只拖网船,为使单只船前进并且要使渔网张开,就必须用船用单拖网板,将船用单拖网板设于拖网两端并行前进,能达到双船拖网的效果,船用单拖网板是用于连接渔船和网具之间,利用其在水下拖拽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向扩张力来保证网袖和网口的有效展开,从而达到捕鱼的功效,因此,船用拖网网板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拖网的鱼获效率。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网板在使用时,两个网板之间的距离需要进行扩张以增加拖网的尺寸,在网板进行扩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两个船只进行较大距离的偏移,消耗巨大,同时操作难度大,使得网板之间的扩张不方便,由于海底的环境复杂,高度不平,网板进行拖网时,网板会因为过低而使得拖网与海底发生拖拽现象,造成拖网的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解决了两个网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三个连接杆、多个第一网板组件、多个第二网板组件、连接板、驱动盒、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多个辅助环,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一网板组件分别设置于三个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二网板组件分别设置于三个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网板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网板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弧面拖网网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三个连接杆、多个第一网板组件、多个第二网板组件、连接板、驱动盒、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多个辅助环,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一网板组件分别设置于三个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二网板组件分别设置于三个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网板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网板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三个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板组件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板组件之间;所述驱动盒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盒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盒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下方;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均设置于所述驱动盒上;多个所述辅助环均固定于所述三个连接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面拖网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三个所述连接杆均匀且平行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面拖网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尺寸相同,并且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通过第一转动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迎亮刘莉莉唐伟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