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017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底座和补偿装置本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四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方的凹槽内通过轴承对称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一丝杆的两端对称啮合有第一螺纹套,第一螺纹套上铰连接有第一升降架,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蜗杆。本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采用底座和安装板对补偿装置本体进行固定,采用第二升降架和第一升降架控制安装板上下,在安装补偿装置本体时,可以将安装板降低,方便补偿装置本体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将补偿装置本体升至需要的高度,方便安装,容易操作,并能缓冲冲击力,减缓外力对补偿装置本体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
,具体为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无功补偿装置单纯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或者不易测算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不能达到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稳定设备运行的目的。中国专利CN205429744U公开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顶端设置电抗器,且电抗器的顶部设置进线孔;进线孔的一侧设置控制出口,且控制出口通过输线管连接至屏蔽环;电抗器的一侧设置信号柱,且信号柱安装在支撑座上;信号柱内部贯穿设置控制光缆,且信号柱顶部安装光电变换器;光电变换器顶部设置通断控制器,且通断控制器的顶部设置电源变换器;屏蔽环一侧连接通断控制器;该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结构简单,电抗器的内部绕组来实现控制,工作效率高,达到高压系统无功调节,可靠性高、成本低具有有功损耗低、响应速度快、无功输出连续平滑的特点,增强了装置抗干扰能力,减小了设备的体积。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采用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底座(1)和补偿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四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上方的凹槽(11)内通过轴承对称连接有第一丝杆(12)和第二丝杆(13),第一丝杆(12)的两端对称啮合有第一螺纹套(121),第一螺纹套(121)上铰连接有第一升降架(14),第一丝杆(12)的一端连接有蜗杆(122),第一丝杆(12)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并连接有旋转把手(123),所述第二丝杆(13)一端连接有蜗轮(131),蜗轮(131)与蜗杆(122)啮合,第二丝杆(13)的两端对称啮合有第二螺纹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无功连续补偿装置,包括底座(1)和补偿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四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上方的凹槽(11)内通过轴承对称连接有第一丝杆(12)和第二丝杆(13),第一丝杆(12)的两端对称啮合有第一螺纹套(121),第一螺纹套(121)上铰连接有第一升降架(14),第一丝杆(12)的一端连接有蜗杆(122),第一丝杆(12)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并连接有旋转把手(123),所述第二丝杆(13)一端连接有蜗轮(131),蜗轮(131)与蜗杆(122)啮合,第二丝杆(13)的两端对称啮合有第二螺纹套(132),第二螺纹套(132)上啮合有第二升降架(15),第二升降架(15)和第一升降架(14)的上端均铰连接有滑块(151),滑块(151)活动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四周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31),第二滑槽(31)分别与滑块(151)活动连接,安装板(3)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铰接架(32),第一铰接架(32)的上端铰连接有固定板(33),安装板(3)上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34),第一固定片(34)的下方的安装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