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98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在强电部分同侧,电箱背板边缘安装电源进线穿线板,在电源进线穿线板内侧安装主接地排,电源进线穿线板与主接地排之间连接低阻抗主接地线;在弱电部分,电箱背板顶部安装弱电进线穿线板,在弱电进线穿线板内侧安装弱电地排,弱电地排通过高阻抗电线连接到低阻抗主接地线,在弱电部分的边缘安装弱电出线穿线板,在同侧底部安装强电出线穿线板。为强、弱电分别提供单独的进出线穿线板,采用强、弱电的分离分区设置,结合强、弱电走线开孔的分离,分层接地建立等电势控制电路,提高弱电元件的接地效果。降低强电对弱电的干扰,避免强电故障损坏弱电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
本技术涉及电箱设计中的防干扰处理方法的创新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
技术介绍
电箱或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配电箱的用途包括,合理的分配电能,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电箱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配电箱中的低压电器,由熔断器、交流接触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容器及计量表等组成。现有技术中,对于强弱电集成在一起的电箱,现有的排布方式,强电与弱电的分布混杂,强弱以及弱电线进控制箱的开孔集中在一起,如此容易造成强弱电布线交叉,造成弱电没有单独的接地,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包括强电部分(A)、弱电部分(B)、电箱背板(1)、低阻抗主接地线(2)、电源进线穿线板(3)、主接地排(4)、弱电进线穿线板(6)、弱电地排(7)、弱电出线穿线板(8)和强电出线穿线板(9);其特征在于,电箱背板(1)上除边缘外的中部设置强电部分(A)和弱电部分(B)分区;在强电部分(A)同侧,电箱背板(1)边缘安装电源进线穿线板(3),在电源进线穿线板(3)内侧安装主接地排(4),电源进线穿线板(3)与主接地排(4)之间连接低阻抗主接地线(2);在弱电部分(B),电箱背板(1)顶部安装弱电进线穿线板(6),在弱电进线穿线板(6)内侧安装弱电地排(7),...

【技术特征摘要】
1.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包括强电部分(A)、弱电部分(B)、电箱背板(1)、低阻抗主接地线(2)、电源进线穿线板(3)、主接地排(4)、弱电进线穿线板(6)、弱电地排(7)、弱电出线穿线板(8)和强电出线穿线板(9);其特征在于,电箱背板(1)上除边缘外的中部设置强电部分(A)和弱电部分(B)分区;在强电部分(A)同侧,电箱背板(1)边缘安装电源进线穿线板(3),在电源进线穿线板(3)内侧安装主接地排(4),电源进线穿线板(3)与主接地排(4)之间连接低阻抗主接地线(2);在弱电部分(B),电箱背板(1)顶部安装弱电进线穿线板(6),在弱电进线穿线板(6)内侧安装弱电地排(7),在弱电部分(B)的边缘安装弱电出线穿线板(8),在同侧底部安装强电出线穿线板(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其特征在于,弱电地排(7)通过高阻抗电线连接至主接地排(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电势控制分区优化强弱电共装电箱,其特征在于,弱电进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操李林生沈贤浩卜卫良封建
申请(专利权)人:迪思特空气处理设备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