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984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上压板开设有数个规格不同的半圆状上压线槽,下压板设置有与上压线槽相对应的下压线槽;上压板右端和下压板右端之间相互铰接,上压板左端设置有套筒,下压板左端与竖向丝杆铰接,套筒套装在丝杆上,位于套筒上方的丝杆设置有活动座,在活动座上设置有与丝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和手摇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的配合设计,大大提高了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的压接效果,有效保证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用效果较好,制造成本低,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线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输变电系统线路架设维护及相关线路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铜鼻子将电线或电缆接头进行包覆压紧连接。而随着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线或电缆的铜鼻子包覆压紧的连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操作人员通常是利用锤子对包覆在电线或电缆外周的铜鼻子进行击锤,铜鼻子变为扁形状,使得电线或电缆与铜鼻子能压紧连接,不易松动。但这种操作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铜鼻子与电线或电缆的压紧连接效果不佳,容易松动,费时费力,不能对铜鼻子进行均匀挤压,无法保证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连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可能会因压紧连接不到位而严重影响后续的使用以及环境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通过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的配合设计,大大提高了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的压接效果,有效保证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上压板开设有数个规格不同的半圆状上压线槽,下压板设置有与上压线槽相对应的下压线槽,将铜鼻子放置到比其略小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内,通过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趋向合并的力,对铜鼻子进行挤压,使得铜鼻子和电缆、电线能顺利压紧连接;上压板右端和下压板右端之间相互铰接,上压板可上下活动,上压板左端设置有套筒,下压板左端与竖向丝杆铰接,丝杆可左右活动,套筒套装在丝杆上,位于套筒上方的丝杆设置有活动座,在活动座上设置有与丝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和手摇杆,通过手摇杆带动活动座沿丝杆竖向转动,因活动座和丝杆螺纹连接,活动座向下转动,进而通过活动座推动套筒向下移动,套筒带动上压板与下压板逐渐贴合,使放置下压线槽内的铜鼻子受到下压线槽的挤压力,铜鼻子与其内部的电线或电缆压紧连接,有效保证铜鼻子与电线或电缆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优先的,所述手摇杆表面套设有塑料套。方便手握手摇杆并将之转动,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优先的,所述下压线槽下方设置有刻度值。刻度值用于记录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的大小,方便使用者直接将铜鼻子放置到对应的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内,再通过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的贴合将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在一起,有效保证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的紧固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的配合设计,大大提高了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的压接效果,有效保证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用效果较好,制造成本低,适于推广。(2)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分别开设数个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可用于压紧连接多种不同规格的铜鼻子,实用性较强。(3)利用上压线槽和下压线槽将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在一起,操作简便高效,压接效果好,受力均匀,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压板;2、套筒;3、活动座;4、丝杆;5、手摇杆;6、上压板;7、刻度值;8、上压线槽;9、下压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图1、图2所示的结构中,本技术所提供的铜鼻子的压线装置,包括上压板6、下压板1和丝杆4,上压板6和下压板1均采用厚度为0.5mm的扁钢材料制成,上压板6开设有数个规格不同的半圆状上压线槽8,下压板1设置有与上压线槽8相对应的下压线槽9,下压线槽9下方设置有刻度值7;上压板6右端和下压板1右端之间相互铰接,上压板6左端设置有套筒2,下压板1左端与竖向丝杆4铰接,套筒2套装在丝杆4上,丝杆4略小于套筒2内径,位于套筒2上方的丝杆4设置有活动座3,在活动座3上设置有与丝杆4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和手摇杆5,手摇杆5表面套设有塑料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通过手摇杆5带动活动座3逆时针转动,将上压板6提起,把待压接的铜鼻子放置在下压板1相对应的下压线槽9内,再放下上压板6,通过手摇杆5带动活动座3顺时针转动,活动座3逐渐通过套筒2向下推动上压板6,使得上压板6逐渐与下压板1贴合,通过上压线槽8和下压线槽9对铜鼻子的挤压,有效将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在一起,以达到压紧连接的效果,有效保证铜鼻子和电线或电缆压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上压板开设有数个规格不同的半圆状上压线槽,下压板设置有与上压线槽相对应的下压线槽;上压板右端和下压板右端之间相互铰接,上压板左端设置有套筒,下压板左端与竖向丝杆铰接,套筒套装在丝杆上,位于套筒上方的丝杆设置有活动座,在活动座上设置有与丝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和手摇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鼻子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丝杆,上压板开设有数个规格不同的半圆状上压线槽,下压板设置有与上压线槽相对应的下压线槽;上压板右端和下压板右端之间相互铰接,上压板左端设置有套筒,下压板左端与竖向丝杆铰接,套筒套装在丝杆上,位于套筒上方的丝杆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锋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豪中甲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