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5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储能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包括电池储能包本体、散热装置和节能装置,电池储能包本体包括储能装置和通槽,储能装置固定安装在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内部,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置在储能装置的前方,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板、发电板和连接柱,散热外板固定安装在通槽上,通槽上开设有通气槽,散热外板的后方设置有发电板,发电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外板的后表面中部,发电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转换材料N和P,该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具备智能散热和节约成本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包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
技术介绍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为了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还有可以进行储能的电池被生产出来,可以进行储能的电池可以在电池储能包内进行储能。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电池储能包都可以进行散热,但是散热的电动驱动都是通过储能包的电能进行驱动的,长时间的进行散热是十分消耗电能的,导致电池储能包的储电性能大大的降低,十分的不合理,而且在无需散热的时候不能自主停止散热,造成电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具备智能散热和节约成本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电池储能包散热装置浪费电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包括电池储能包本体、散热装置和节能装置,电池储能包本体包括储能装置和通槽,所述储能装置固定安装在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内部,所述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储能装置的前方,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板、发电板和连接柱,所述散热外板固定安装在通槽上,所述通槽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散热外板的后方设置有发电板,所述发电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外板的后表面中部,所述发电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转换材料N和P。优选的,所述发电板后方设置有N极定子和S极定子,所述N极定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电池储能包本体的上内壁上,所述S极定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电池储能包本体的下内壁上,所述N极定子和S极定子的中间设置有节能装置,所述节能装置包括电机、转动杆和风扇,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发电板的后表面上,所述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扇。优选的,所述风扇的扇叶上固定连接有导体线圈,所述导体线圈上方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换向器一,所述导体线圈下方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换向器二,所述换向器一和换向器二设置在转动杆的外侧,所述换向器一的上端设置有电刷头一,所述电刷头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线一,所述导线一在远离电刷头一的那一端固定连接在发电板上,所述换向器二的下端设置有电刷头二,所述电刷头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线二,所述导线二在远离电刷头二的那一端固定连接在发电板上。优选的,所述发电板的内部等距均匀的安装有十组热转换材料N和P。(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在储能装置进行储能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致使发电板内部的热电材料前端和后端产生温差,导致热电材料内部的载流子定向移动,在热电材料的前端产生了电势差,在多组热电材料电势差的累积下,产生了足够的电压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从而通过带动转动杆带动风扇转动对电池储能包本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工作,通过电池储能包本体内外的温差不同而驱动风扇对电池储能包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当电池储能包本体内外部温度差逐渐缩小后,发电板内部热电材料产生的电势差不足以驱动电机进行转动,即结束风扇的转动,停止对电池储能包本体内部进行散热,达到了该电池储能包的智能散热功能,提高了电池储能包的性能。2、该多功能电池储能包,节能装置是和N极定子和S极定子配合起来工作的,首先是风扇在发电板内部温差的条件控制下进行转动,风扇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固定在风扇外部的导体线圈进行转动,导体线圈转动的时候会切割到N极定子和S极定子周围的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电流在通过导体线圈、换向器一、换向器二、电刷头一、电刷头二、导线一和导线二的传导进入发电板的内部线路中,对电机继续供电,这样的设置在温差降低不够驱动风扇转动的时候,可以延长风扇的散热功能,同时在发电板控制下驱动散热的时候,可以分担一部分的电能输出,节约了整体供电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节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储能包本体、101储能装置、102通槽、2散热装置、201散热外板、202发电板、203连接柱、204N极定子、205S极定子、3节能装置、301电机、302转动杆、303风扇、304导体线圈、305换向器一、306换向器二、307电刷头一、308电刷头二、309导线一、310导线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包括电池储能包本体1、散热装置2和节能装置3,电池储能包本体1包括储能装置101和通槽102,储能装置101固定安装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内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102,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设置在储能装置101的前方,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外板201、发电板202和连接柱203,散热外板201固定安装在通槽102上,通槽102上开设有通气槽,通气槽便于使电池储能包本体1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流通,散热外板201的后方设置有发电板202,发电板20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3,连接柱203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外板201的后表面中部,发电板2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转换材料N和P,发电板202的内部等距均匀的安装有十组热转换材料N和P,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热转换材料N和P后端连接,将热转换材料N和P的前端开路,由于热转换材料N和P的前端与外部环境相接近,所以始终是处于相对低温的状态,而热转换材料N和P的后端与储能装置101相接近,由于储能装置101是始终处于储能的工作状态中,所以会产生大量的热度,所以热转换材料N和P的后端始终处于高温状态,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激发作用比较强,热转换材料的后端的空穴和电子浓度会相对与热转换材料前端高出许多,在这种载流子浓度梯度的驱动之下,空穴和电子会向热转换材料的前端扩散,从而在热转换材料的前端开路处形成电势差,发电板202的内部安装有十组P型和N型的热电转换材料,多组热电转换材料连接在一起组成模块,形成了足够进行驱动的电压;发电板202后方设置有N极定子204和S极定子205,N极定子2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包括电池储能包本体(1)、散热装置(2)和节能装置(3),电池储能包本体(1)包括储能装置(101)和通槽(102),所述储能装置(101)固定安装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102),所述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设置在储能装置(101)的前方,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外板(201)、发电板(202)和连接柱(203),所述散热外板(201)固定安装在通槽(102)上,所述通槽(102)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散热外板(201)的后方设置有发电板(202),所述发电板(20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3),所述连接柱(203)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外板(201)的后表面中部,所述发电板(2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转换材料N和P。/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包括电池储能包本体(1)、散热装置(2)和节能装置(3),电池储能包本体(1)包括储能装置(101)和通槽(102),所述储能装置(101)固定安装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102),所述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设置在储能装置(101)的前方,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外板(201)、发电板(202)和连接柱(203),所述散热外板(201)固定安装在通槽(102)上,所述通槽(102)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散热外板(201)的后方设置有发电板(202),所述发电板(20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3),所述连接柱(203)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外板(201)的后表面中部,所述发电板(2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转换材料N和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板(202)后方设置有N极定子(204)和S极定子(205),所述N极定子(2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上内壁上,所述S极定子(2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电池储能包本体(1)的下内壁上,所述N极定子(204)和S极定子(205)的中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荣华张文华欧阳志昭李宇捷袁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