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及报警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89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及报警系统,其中,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破坏力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相邻立柱之间设置破坏力预设装置和检测传感器,构成破坏检测装置,能够灵活设置检测阈值,当破坏发生导致绳体的受力情况改变时,能够进行即时准确的反馈,该坏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一旦安装几乎不需要维护,通过对破坏力的大小频率进行判断,报警信号准确可靠,误报率小;通过报警系统,进行远程的报警分析,采取对应的报警方式,具有信号判断处理机制,传送到不同的相关人员,另外,通过合理设置阈值,该报警系统还能够适应不同的需要进行报警监控的场合,可应用于安防及监控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及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全监控领域,尤其是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及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发展,轨道交通,例如:地铁、动车、高铁等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对铁路沿线越来越高的防护要求,现阶段,新建铁路两边都增加了围栏,但是这些围栏一般采用钢管与铁丝网焊接组装而成,强度不高,易遭到人或动物破坏,进入轨道范围内;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例如:大风、暴雨等也容易受到损坏,当围栏遭到破坏后不能即时、准确的将破坏情况进行反馈,给高速飞驰的列车带来很大的隐患。现有采用红外对射和视频识别监控的方法,监控长距离、环境复杂的铁路防护网,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大量的误报,准确性差,且监控工作量大,增加了给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及报警系统,能够调节破坏力的阈值实现对破坏的准确监控,并在监控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实时报警,还能够通过调节不同破坏力的监控阈值实现不同场景的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破坏检测装置,所述破坏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破坏力检测单元,所述破坏力检测单元包括柱体、外壳、绳体、破坏力预设装置和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与所述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连接绳体,所述绳体通过所述外壳侧面的通孔穿出并连接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一端,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另一端通过绳体连接所述另一所述检测传感器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包括管体,调节螺栓、弹簧、挡块、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管体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实现对所述管体的密封,所述其中一个第一螺母外侧通过第二螺母固定,所述调节螺栓为中空结构并在其端部设有台阶部,所述调节螺栓设有所述台阶部一端置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绳体两端设有阻挡部,所述挡块套设在所述绳体上并与所述阻挡部抵合设置,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挡块之间设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挡块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传感器两端伸出所述外壳,并通过固定螺母实现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绳体为钢丝绳、铜丝绳、铁丝绳或合金绳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对应侧面设置多组通孔,以实现多组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的组装。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前述破坏检测装置的报警系统,包括:信号检查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超过破坏力预设装置所设定阈值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编码;微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报警及选择何种报警形式;定位报警发射模块,用于接收经所述信号检查处理模块放大并编码后的信号,生成报警信号;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所述接收定位报警发射模块生成的所述报警信号;报警处理平台,用于分析所述报警信号,通过终端通知维护人员。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破坏力的大小、频率或时间判断是否报警及选择报警形式。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处理平台通过声音和/或发光方式通知维护人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相邻柱体之间设置破坏力预设装置和检测传感器,构成破坏检测装置,能够灵活设置检测阈值,当破坏发生导致绳体的受力情况改变时,能够进行即时准确的反馈,该破坏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一旦安装几乎不需要维护,通过对破坏力的大小频率进行判断,报警信号准确可靠,误报率小;通过报警系统,进行远程的报警分析,采取对应的报警方式,具有信号判断处理机制,传送到不同的相关人员,另外,通过合理设置阈值,该报警系统还能够适应其他需要报警监控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破坏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破坏力预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破坏检测装置与柱体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柱体与外壳连接示意图(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绳体与防护栏网体装配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报警系统的系统结构图。附图标记1、柱体;2、外壳;3、绳体;4、破坏力预设装置;5、检测传感器;6、固定环;7、活节螺栓;8、六角螺母;9、固定螺母;41、管体;42、调节螺栓;43、弹簧;44挡块;45、第一螺母;46、第二螺母;47、台阶部;48、阻挡部;10、信号检查处理模块;20、微控制单元;30、定位报警发射模块;40、信号接收模块;50、报警处理平台。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图1~图3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破坏检测装置的结构图,该破坏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报警检查单元,所述报警检查单元包括:柱体1、外壳2、绳体3、破坏力预设装置4和检测传感器5;外壳2与柱体1固定连接,例如,可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外壳2内设有检测传感器5,优选拉力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5用于检测当围栏遭受外部破坏时检测外力的大小,检测传感器5连接绳体3,绳体3优选为钢丝绳、铜丝绳、铁丝绳或合金绳,绳体3通过外壳2侧面的通孔穿出并连接破坏力预设装置4一端,破坏力预设装置4另一端通过绳体3连接另一检测传感器5一端,检测传感器5两端伸出外壳2,并通过固定螺母9实现固定。参见图5,图5示出了绳体3与防护栏钢丝网体位置示意图,绳体3穿插于围栏的钢丝间,并用固定环6实现固定。通过上述结构便构成了一路检查报警单元,外壳上可设置多组通孔,便于装配多组检查报警单元,优选地,设置12路检查报警单元。位于最端部的立柱1与其对应的绳体3端部通过六角螺母8与绳体3端部实现固定,从破坏力预设装置4离另一端通与另一检测传感器5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绳体3端部的活节螺栓7实现连接。进一步地,破坏力预设装置4包括管体41,调节螺栓42、弹簧43、挡块44、第一螺母45和第二螺母46,管体41两端通过第一螺母45实现对管体41的密封,其中一个第一螺母45外侧通过第二螺母46固定,调节螺栓42中空并在其端部设有台阶部4747,调节螺栓42设有台阶部47一端置于管体41内部,绳体3两端设有阻挡部48,挡块44套设在绳体3上并与阻挡部48抵合设置,台阶部47与挡块44之间设有弹簧43。阻挡部48直径大于第一螺母45和挡块44的内径,便于实现相互之间的抵合作用。在管体41两端密封后,其中一端再通过第二螺母46进一步固定,调节螺栓42为中空结构,便于将绳体3穿入其中,并配合台阶部47、挡块44、弹簧43以及绳体3末端的阻挡部48,形成一个可调节机构,通过合理改变调节螺栓42深入到管体41中的长度,可改变弹簧43的压缩程度,进而实现对破坏力阈值的设定。优选地,在该破坏检测装置应用于铁路围栏的报警检测时,其阈值为30公斤。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报警检查单元,所述报警检查单元包括柱体、外壳、绳体、破坏力预设装置和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与所述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连接绳体,所述绳体通过所述外壳侧面的通孔穿出并连接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一端,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另一端通过绳体连接另一所述检测传感器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报警检查单元,所述报警检查单元包括柱体、外壳、绳体、破坏力预设装置和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与所述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连接绳体,所述绳体通过所述外壳侧面的通孔穿出并连接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一端,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另一端通过绳体连接另一所述检测传感器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力预设装置包括管体,调节螺栓、弹簧、挡块、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管体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实现对所述管体的密封,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母外侧通过第二螺母固定,所述调节螺栓为中空结构并在其端部设有台阶部,所述调节螺栓设有所述台阶部一端置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绳体两端设有阻挡部,所述挡块套设在所述绳体上并与所述阻挡部抵合设置,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挡块之间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挡块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破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两端伸出所述外壳,并通过固定螺母实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建淮尚金锋刘建辉郑伟范胡金华宋晶彭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