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89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物柜,涉及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该储物柜包括:至少一个柜体,每个柜体包括主控制板和多个储物箱;每个储物箱设置有一个子控制板和至少一个电气外设部件,每个储物箱的每个电气外设部件与该储物箱的子控制板电连接;每个柜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总线线缆,第一总线线缆的一端与该柜体的主控制板通信连接,第一总线线缆上设置有多个节点连接器,每个子控制板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器与第一总线线缆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储物柜可大大节省柜体的主控制板的IO资源和线缆数量,简化了柜体内的走线,从而提高了储物柜的整体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物柜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物柜。
技术介绍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流行起储物柜服务,储物柜广泛应用于办公室、政府机关、工厂等各类型的小型物品的存储管理,同时,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对储物柜进行集中的管理,具有传统木质储物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相关技术的储物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柜体的控制板和多个储物箱,而为了实现储物柜的智能管理,每个储物箱都有相应的电气外设部件,如,电控锁、状态检测传感器等等,这些储物箱的电气外设部件分别通过独立的线缆与柜体内的控制板连接,因此,该储物柜对柜体内的控制板的控制器的IO(Input/Output,即,输入/输出)资源要求较高,且柜体内线缆数量多,走线复杂,降低了储物柜的整体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物柜,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柜,包括:至少一个柜体,每个柜体包括主控制板和多个储物箱;每个储物箱设置有一个子控制板和至少一个电气外设部件,每个储物箱的每个电气外设部件与该储物箱的子控制板电连接;每个柜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总线线缆,第一总线线缆的一端与该柜体的主控制板通信连接,第一总线线缆上设置有多个节点连接器,每个子控制板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器与第一总线线缆电连接。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节点连接器串行穿接于第一总线线缆上;每个节点连接器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具有至少一个容置腔和与每个容置腔连通的通孔;第一总线线缆包括多根传输线,每根传输线对应一个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每根传输线由第一开口进入容置腔并由第二开口穿出容置腔,每个通孔的轴线沿对应容置腔中传输线的径向延伸。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节点连接器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多个刺状端子和多个插孔,多个刺状端子与固定部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每个刺状端子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连接部的插孔内,另一端穿过固定部的对应的通孔,以刺破对应容置腔中传输线的绝缘层与该传输线电连接;子控制板通过连接部的插孔与节点连接器的刺状端子电连接。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每个子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总线线缆连接的连接器;每个子控制板与对应的节点连接器之间设置有转接器;转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用于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转接线;第一连接器与节点连接器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器与子控制板上的连接器可拆卸连接。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储物柜包括多个柜体,多个柜体包括主柜和至少一个副柜;储物柜还包括设置于主柜和至少一个副柜之间的第二总线线缆;主柜的主控制板和至少一个副柜的主控制板依次通过第二总线线缆级联连接。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柜体包括第一柜体;第一柜体内设置有多个主控制板和多条第一总线线缆,第一总线线缆的数量与主控制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柜体的每个储物箱的子控制板通过一条第一总线线缆与第一柜体的一个主控制板通信连接。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每个储物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具有开口,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每个储物箱还包括电控锁,电控锁用于将箱门锁定在关闭箱体的开口的位置;电控锁包括锁扣和与锁扣配合或分离的锁钩;储物箱的电气外设部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电控锁的锁钩驱动器、检测锁钩的状态的第一传感器、检测箱门的状态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箱体内是否有物品的第三传感器、指示箱门状态的指示灯和用于为储物箱提供照明的照明灯。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每个储物箱的电控锁还包括壳体;锁钩与壳体活动连接,壳体和锁扣分别固定设置于储物箱的箱体和箱门;每个储物箱的子控制板设置于该储物箱的电控锁的壳体内。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总线线缆的传输线包括电源线、地线和数据线。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每个储物箱的子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为基于UPD350芯片的处理器。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在储物柜的柜体中,包括主控制板和多个储物箱,每个储物箱都设置有子控制板,使储物箱的至少一个电气外部设备与该储物箱的子控制板电连接,并且,每个柜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总线线缆,该第一总线线缆的一端与该柜体的主控制板通信连接,第一总线线缆上设置有多个节点连接器,每个子控制板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器与第一总线线缆电连接,以实现每个柜体的每个子控制板通过该第一总线线缆与该柜体的主控制板通信连接,如此,即可大大节省柜体的主控制板的IO资源和线缆数量,简化了柜体内的走线,从而提高了储物柜的整体可靠性。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柜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控制板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柜体的结构示意图。图标:010-柜体;010a-主柜;010b-副柜;011-储物箱;011a-箱体;011b-箱门;100-主控制板;100a-主柜的主控制板;100b-副柜的主控制板;101-子控制板;102-电气外设部件;103-第一总线线缆;104-节点连接器;201-容置腔;202-通孔;300-固定部;301-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传输线;401-第一卡紧件;402-第二卡紧件;500-连接部;501-刺状端子;600-连接器;601-第一连接器;602-第二连接器;603-转接线;701-第二总线线缆;702-传感器;703-锁钩驱动器;704-照明灯;802-顶部照明灯;803-电源线;804-地线;805-数据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柜体,每个所述柜体包括主控制板和多个储物箱;/n每个所述储物箱设置有一个子控制板和至少一个电气外设部件,每个所述储物箱的每个所述电气外设部件与该所述储物箱的所述子控制板电连接;/n每个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总线线缆,所述第一总线线缆的一端与该所述柜体的所述主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上设置有多个节点连接器,每个所述子控制板通过一个所述节点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柜体,每个所述柜体包括主控制板和多个储物箱;
每个所述储物箱设置有一个子控制板和至少一个电气外设部件,每个所述储物箱的每个所述电气外设部件与该所述储物箱的所述子控制板电连接;
每个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总线线缆,所述第一总线线缆的一端与该所述柜体的所述主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上设置有多个节点连接器,每个所述子控制板通过一个所述节点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节点连接器串行穿接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上;
每个所述节点连接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至少一个容置腔和与每个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
所述第一总线线缆包括多根传输线,每根所述传输线对应一个所述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每根所述传输线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并由所述第二开口穿出所述容置腔,每个所述通孔的轴线沿对应容置腔中传输线的径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器还包括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刺状端子和多个插孔,多个所述刺状端子与所述固定部的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刺状端子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插孔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部的对应的所述通孔,以刺破对应所述容置腔中所述传输线的绝缘层与该所述传输线电连接;
所述子控制板通过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插孔与所述节点连接器的所述刺状端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总线线缆连接的连接器;
每个所述子控制板与对应的所述节点连接器之间设置有转接器;
所述转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转接线;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节点连接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子控制板上的所述连接器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马赋江赵振剑刘向东姜增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