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收发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88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口收发控制器,涉及总线数据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两个以上的串口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器通过串口与外围设备连接;按键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发出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指示灯处理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指示灯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输出的状态;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口收发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总线数据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串口收发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串口控制器是可通过串口实现控制功能的一台控制器。即由上位机通过串口发送特定协议格式的指令给控制器,进而来控制外围设备或器件,也叫单片机串口控制器。串口控制器就是1台写入了串口通信程序的单片机控制器,有2种工作模式:1)上位机监控模式:可由上位机串口控制,实现串口监控;2)脱机控制模式:在通过上位机设置好相关参数后,也可脱离上位机进行独立控制。现有技术中的串口控制器一般只能控制一个串口,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功能稳定的串口收发控制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口收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两个以上的串口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器通过串口与外围设备连接;按键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发出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指示灯处理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指示灯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输出的状态;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STC15W4K16S4型微处理器芯片U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串口模块包括MAX3232ESE型串口芯片U2-U3,所述U2的1脚经电容C2与所述U2的3脚连接,所述U2的2脚经电容C1接VCC,所述U2的4脚经电容C3与所述U3的5脚连接,所述U2的6脚经电容C4接地,所述U2的7脚与接插件P2的4脚连接,所述U2的8脚与接插件P2的1脚连接,所述U2的9脚与所述接插件P2的2脚连接,所述U2的10脚与所述接插件P2的3脚连接,所述U2的11脚和12脚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相应连接端连接,所述U2的13脚与接插件P3的2脚连接,所述U2的14脚与接插件P3的3脚连接,所述U2的15脚接地,所述U2的16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5接地,第二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U3的1脚经电容C7与所述U3的3脚连接,所述U3的2脚经电容C6接VCC,所述U3的4脚经电容C8与所述U3的5脚连接,所述U3的6脚经电容C9接地,所述U3的7脚与接插件P4的3脚连接,所述U3的8脚与接插件P4的2脚连接,所述U3的9-12脚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相应连接端连接,所述U3的13脚与接插件P5的2脚连接,所述U3的14脚与接插件P3的3脚连接,所述U3的15脚接地,所述U3的16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10接地,第二路与电源VCC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信号处理电路包括PC817型光耦芯片U5,所述U5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电阻R4接24V电源,所述U5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为所述按键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U5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U5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5接电源VCC,第二路经电容C17接地,第三路为所述按键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该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相应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PC817型光耦芯片U4,所述U4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电阻R1接电源VCC,所述U4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为所述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U4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U4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接24V电源,第二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为所述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该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相应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若干路串联连接的分压电阻和发光二极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使用B2424S-2WR2型电源芯片M1,所述M1的1脚为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M1的2脚和3脚接地,所述M1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E4接地,第二路为电源输出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变压模块包括MC34063A型电压调整芯片U6,所述U6的6脚分为四路,第一路经电容E1接地,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D1与接插件P1的1脚连接,第三路与24V电源连接,第四路经电阻R11与所述U6的7脚连接,所述U6的8脚分为与所述U6的1脚以及7脚连接,所述U6的5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2接电源VCC,第二路经电阻R13接地,所述U6的4脚接地,所述U6的3脚经电容C16接地,所述U6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二极管D2接地,第二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容E2接地,第二路经电容C14接地,第三路为所述变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串口收发控制器为动车组列车旅客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用于协调4个控制器之间的串口信息收发时机,使各个控制器之间科学有序的工作。本申请所述控制器包括多个串口模块,可同时控制多个串口设备;通过按键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对相关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得相关输入信号能够及时处理。通过稳压电源以及变压变换模块为相关的模块提供工作电源,使其运行更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微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串口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串口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按键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指示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中变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串口收发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口收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两个以上的串口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器通过串口与外围设备连接;按键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发出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指示灯处理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指示灯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输出的状态;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口收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两个以上的串口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器通过串口与外围设备连接;按键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发出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按键指示灯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按键指示灯处理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指示灯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输出的状态;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收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STC15W4K16S4型微处理器芯片U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收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模块包括MAX3232ESE型串口芯片U2-U3,所述U2的1脚经电容C2与所述U2的3脚连接,所述U2的2脚经电容C1接VCC,所述U2的4脚经电容C3与所述U3的5脚连接,所述U2的6脚经电容C4接地,所述U2的7脚与接插件P2的4脚连接,所述U2的8脚与接插件P2的1脚连接,所述U2的9脚与所述接插件P2的2脚连接,所述U2的10脚与所述接插件P2的3脚连接,所述U2的11脚和12脚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相应连接端连接,所述U2的13脚与接插件P3的2脚连接,所述U2的14脚与接插件P3的3脚连接,所述U2的15脚接地,所述U2的16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5接地,第二路与电源VCC连接;
所述U3的1脚经电容C7与所述U3的3脚连接,所述U3的2脚经电容C6接VCC,所述U3的4脚经电容C8与所述U3的5脚连接,所述U3的6脚经电容C9接地,所述U3的7脚与接插件P4的3脚连接,所述U3的8脚与接插件P4的2脚连接,所述U3的9-12脚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相应连接端连接,所述U3的13脚与接插件P5的2脚连接,所述U3的14脚与接插件P3的3脚连接,所述U3的15脚接地,所述U3的16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10接地,第二路与电源VCC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收发控制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江帅齐志敏宋萌萌张雪青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开发区新方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