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78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涉及智能水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水表主体、壳体和密封盖,水表主体上设有基表,水表主体固定在壳体底部一侧,壳体内固定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基表位于第一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上部开设通孔,并设置与通孔相适配的密封盖,在第二腔体顶部独立开设盖板,便于检修第二腔体内的电子元件、电路板和连接的电路,通过第一密封条、第三密封槽、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槽、第三密封条、第二密封槽、竖板和盲口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密封盖与通孔之间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水表的一体式壳体不易对电路板和电子元件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
本技术属于智能水表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水表上的控制用的壳体多为一体的下壳体和上壳体的组合,水表的基表在壳体内一侧,在壳体内另一侧设置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用于实现水表的智能化,然而此类壳体需要对水表内的智能端检修时,需要将整体的壳体拆除,不易工作人员的操作和使用。针对申请号为201920634610.5,名称为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的技术专利,此专利在壳体上单独开设通孔,并单独安装封盖,用于智能端的快速便捷检修,然而密封处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密封效果不足,影响壳体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通过在壳体上部开设通孔,并设置与通孔相适配的密封盖,在第二腔体顶部独立开设盖板,便于检修第二腔体内的电子元件、电路板和连接的电路,通过第一密封条、第三密封槽、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槽、第三密封条、第二密封槽、竖板和盲口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密封盖与通孔之间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的水表的一体式壳体不易对电路板和电子元件检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主体、壳体和密封盖,所述水表主体上设有基表,所述水表主体固定在壳体底部一侧,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基表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壳体顶部且与第二腔体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隔板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通孔两侧的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壳体后侧面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盲口,所述盲口内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密封盖一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与第一密封条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前侧面固定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与第一密封槽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后侧面的底部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与盲口间隙配合,所述竖板内侧面固定有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槽间隙配合;所述竖板外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一法兰支耳,所述壳体后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二法兰支耳,所述密封盖通过第一法兰支耳、第二法兰支耳和螺钉固定在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内顶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粘接固定有吸湿棉。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位于通孔内部,所述密封盖的结构大小与通孔的结构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竖板的宽度与密封盖的宽度相同,所述竖板位于盲口内部,所述竖板的结构大小与盲口的结构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条位于第三密封槽内部,所述第三密封槽的结构大小与第一密封条的结构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条位于第一密封槽内部,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结构大小与第一密封槽的结构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条位于第二密封槽内部,所述第三密封条的结构大小与第二密封槽的结构大小相同。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部开设通孔,并设置与通孔相适配的密封盖,在第二腔体顶部独立开设盖板,便于检修第二腔体内的电子元件、电路板和连接的电路,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槽的配合使用便于密封盖的安装同时保证密封盖与通孔两侧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二密封条和第一密封槽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密封盖前端与通孔前侧之间的密封性,通过第三密封条、第二密封槽、竖板和盲口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密封盖后侧与壳体后侧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开设有通孔造成密封性不足的情况。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密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水表主体,2-壳体,3-隔板,4-第二腔体,5-密封盖,201-通孔,202-第一密封槽,203-第一密封条,204-盲口,205-第二密封槽,206-第二法兰支耳,501-第三密封槽,502-第二密封条,503-竖板,504-第三密封条,505-第一法兰支耳,506-槽口,507-吸湿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主体1、壳体2和密封盖5,水表主体1上设有基表,水表主体1固定在壳体2底部一侧,壳体2内固定有隔板3,隔板3将壳体2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4,基表位于第一腔体内;壳体2顶部且与第二腔体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01,通孔201靠近隔板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02,通孔20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密封条203,壳体2后侧面开设有与通孔201连通的盲口204,盲口204内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05;密封盖5一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三密封槽501,第三密封槽501与第一密封条203间隙配合,密封盖5前侧面固定有第二密封条502,第二密封条502与第一密封槽202间隙配合,密封盖5后侧面的底部固定有竖板503,竖板503与盲口204间隙配合,竖板503内侧面固定有第三密封条504,第三密封条504与第二密封槽205间隙配合;竖板503外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一法兰支耳505,壳体2后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二法兰支耳206,密封盖5通过第一法兰支耳505、第二法兰支耳206和螺钉固定在通孔201内。其中如图4所示,密封盖5内顶面开设有槽口506,槽口506内粘接固定有吸湿棉507。其中,密封盖5位于通孔201内部,密封盖5的结构大小与通孔201的结构大小相同。其中,竖板503的宽度与密封盖5的宽度相同,竖板503位于盲口204内部,竖板503的结构大小与盲口204的结构大小相同。其中,第一密封条203位于第三密封槽501内部,第三密封槽501的结构大小与第一密封条203的结构大小相同。其中,第二密封条502位于第一密封槽202内部,第二密封条502的结构大小与第一密封槽202的结构大小相同。其中,第三密封条504位于第二密封槽205内部,第三密封条504的结构大小与第二密封槽205的结构大小相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主体(1)和壳体(2),所述水表主体(1)上设有基表,所述水表主体(1)固定在壳体(2)底部一侧,所述壳体(2)内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2)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4),所述基表位于第一腔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盖(5);/n所述壳体(2)顶部且与第二腔体(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01),所述通孔(201)靠近隔板(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02),所述通孔(20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密封条(203),所述壳体(2)后侧面开设有与通孔(201)连通的盲口(204),所述盲口(204)内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05);/n所述密封盖(5)一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三密封槽(501),所述第三密封槽(501)与第一密封条(203)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5)前侧面固定有第二密封条(502),所述第二密封条(502)与第一密封槽(202)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5)后侧面的底部固定有竖板(503),所述竖板(503)与盲口(204)间隙配合,所述竖板(503)内侧面固定有第三密封条(504),所述第三密封条(504)与第二密封槽(205)间隙配合;/n所述竖板(503)外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一法兰支耳(505),所述壳体(2)后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二法兰支耳(206),所述密封盖(5)通过第一法兰支耳(505)、第二法兰支耳(206)和螺钉固定在通孔(2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检修的智能水表,包括水表主体(1)和壳体(2),所述水表主体(1)上设有基表,所述水表主体(1)固定在壳体(2)底部一侧,所述壳体(2)内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2)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4),所述基表位于第一腔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盖(5);
所述壳体(2)顶部且与第二腔体(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01),所述通孔(201)靠近隔板(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02),所述通孔(20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密封条(203),所述壳体(2)后侧面开设有与通孔(201)连通的盲口(204),所述盲口(204)内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05);
所述密封盖(5)一相对侧均开设有第三密封槽(501),所述第三密封槽(501)与第一密封条(203)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5)前侧面固定有第二密封条(502),所述第二密封条(502)与第一密封槽(202)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5)后侧面的底部固定有竖板(503),所述竖板(503)与盲口(204)间隙配合,所述竖板(503)内侧面固定有第三密封条(504),所述第三密封条(504)与第二密封槽(205)间隙配合;
所述竖板(503)外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一法兰支耳(505),所述壳体(2)后侧面固定有一组第二法兰支耳(206),所述密封盖(5)通过第一法兰支耳(505)、第二法兰支耳(206)和螺钉固定在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明胡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立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