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水组件及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71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水组件及移动空调,该打水组件用于将冷凝水甩至换热器组件上,所述打水组件包括第一打水轮和第二打水轮,所述第一打水轮和所述第二打水轮分别适于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组件的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中,且所述第一打水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打水轮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打水组件包括第一打水轮和第二打水轮,且第一打水轮的直径大于第二打水轮的直径,在第一打水轮和第二打水轮转动时,第一打水轮先接触到冷凝水,随着液位的不断推移,第二打水轮才会接触到冷凝水,因此,在低湿度工况下不会导致换热器组件温度落差不足,从而影响整机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水组件及移动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打水组件及移动空调。
技术介绍
在移动式移动空调中,尤其是具有多排换热器的移动空调,打水组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件,通常,打水组件是通过电机带动两个同规格打水轮工作,将冷凝水甩至换热器组件上进行消耗。然而,在低湿度工况下,两个同规格打水轮工作,扬起的冷凝水会对输出管所在的换热器单元和输入管所在的换热器单元同时进行散热,导致换热器组件温度落差不足,从而使空气无法对换热器进行充分冷却,导致整机能效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打水组件,在低湿度工况下不会导致换热器组件温度落差不足,从而影响整机能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打水组件,用于将冷凝水甩至换热器组件上,所述打水组件包括第一打水轮和第二打水轮,所述第一打水轮和所述第二打水轮分别适于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组件的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中,且所述第一打水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打水轮的直径。这样,由于打水组件包括第一打水轮和第二打水轮,且第一打水轮的直径大于第二打水轮的直径,在第一打水轮和第二打水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水组件,用于将冷凝水甩至换热器组件(5)上,所述打水组件包括第一打水轮(1)和第二打水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水轮(1)和所述第二打水轮(2)分别适于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组件(5)的第一夹层(52)和第二夹层(53)中,且所述第一打水轮(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打水轮(2)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水组件,用于将冷凝水甩至换热器组件(5)上,所述打水组件包括第一打水轮(1)和第二打水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水轮(1)和所述第二打水轮(2)分别适于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组件(5)的第一夹层(52)和第二夹层(53)中,且所述第一打水轮(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打水轮(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组件还包括带有连接轴(31)的动力组件(3),所述连接轴(31)分别与所述第一打水轮(1)和所述第二打水轮(2)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打水轮(1)和所述第二打水轮(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1)包括挡件(32);所述第一打水轮(1)套在所述连接轴(31)上,所述第一打水轮(1)的一端与所述挡件(32)接触,所述第一打水轮(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打水轮(2)接触;所述第二打水轮(2)与所述连接轴(3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水轮(1)设有供所述连接轴(31)穿过的第一孔结构(11);所述第一打水轮(1)朝向所述挡件(3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柱(12);所述第一连接柱(12)设有供连接轴(31)穿过的第二孔结构(121),所述第二孔结构(121)和所述第一孔结构(11)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水轮(2)朝向所述第一打水轮(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柱(21);所述第二连接柱(21)设有第三孔结构(22),所述第三孔结构(22)和所述连接轴(3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水轮(1)包括第一配合件(13),所述第二打水轮(2)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件(13)配合的第二配合件(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3)为沉槽结构,所述沉槽结构由所述第一打水轮(1)朝向所述第二打水轮(2)的一端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配合件(24)为与所述沉槽结构配合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由所述第二打水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贵冷晓刚黄军钱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