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涉及带腰鼓型钉头管的热交换器。在炼油厂或油田长输管道原油加热炉上,通常在热交换器(对流室)都采用钉头管来增加对流换热面积和提高烟气侧的传热系数,从而达到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目的。在传统的钉头管上,一般均使用简单的圆柱形钉头。但当气体横掠圆柱时,由于分离区较宽,即尾部的阴影面积较大,从而使圆柱具有较大的形状阻力,并在阴影部分积灰严重;而更重要的是,圆柱形状的传热效率也决非最佳。这就促使人们去探讨比圆柱更优的钉头形状。众所周知,传热元件的几何形态及表面形状对换热效果影响极大。因此,通过改变热交换器的钉头形状可以改善整个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及阻力性能。事实上,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采用椭圆形、抛物线形的钉头,可以得到比圆柱钉头更高的放热系数及更低的流动阻力,目前,这些异形钉头虽然已被工业界所采用。但并没有进行最优化分析,仍无法说明哪种钉头形状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定条件下的具有更优形状的钉头--即腰鼓形钉头的热交换器,利用此形状钉头的热交换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使其传热及阻力有更优效果和更优综合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筒状柱形外壳,其特征是在柱形外壳上设有凸出的截面为腰鼓型的钉头管,其长轴二端部为半圆,短轴二端部为半径大于长轴端部的半圆,以直线在两圆之间相切连接,截面形状成腰鼓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革新,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焱鑫石化电力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