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66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包括储气筒、进气管、分流管以及锁紧组件,所述储气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的另一侧通过锁紧组件进行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弧度小于所述下筒体的弧度,所述上筒体的底部边沿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圈对应的密封环槽,所述进气管和分流管均安装于所述储气筒上且与储气筒的内壁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和分流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了气体转接装置发生堵塞的概率,且方便了对储气筒内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转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转接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气体转接装置是一种用于将钢瓶内的液态无毒气体转换成气体并进行分流的一种装置。现有的气体转接装置一般包括储气筒、进气管以及分流管,进气管设置于储气筒的一侧,分流管沿储气筒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储气筒与进气管和分流管均相互连通,钢瓶上的阀门与进气管之间连接,当打开阀门后,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储气筒内,并且在储气筒内进行分流,进入到不同的分流管内,从而实现多个分流管的同时出气,提升了分流效率。但是上述气体转接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液态无毒气体在分流的过程中内部存在的杂质容易伴随着氨气同时被带出,容易导致杂质在储气筒内积聚,导致分流管发生堵塞,且不易对储气筒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具有降低了气体转接装置发生堵塞的概率,且方便了对储气筒内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包括储气筒、进气管、分流管以及锁紧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包括储气筒(1)、进气管(2)以及分流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组件(4),所述储气筒(1)包括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所述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另一侧通过锁紧组件(4)进行连接,所述上筒体(11)的弧度小于所述下筒体(12)的弧度,所述上筒体(11)的底部边沿设置有密封圈(111),所述下筒体(12)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圈(111)对应的密封环槽(121),所述进气管(2)和分流管(3)均安装于所述储气筒(1)上且与储气筒(1)的内壁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2)和分流管(3)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包括储气筒(1)、进气管(2)以及分流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组件(4),所述储气筒(1)包括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所述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另一侧通过锁紧组件(4)进行连接,所述上筒体(11)的弧度小于所述下筒体(12)的弧度,所述上筒体(11)的底部边沿设置有密封圈(111),所述下筒体(12)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圈(111)对应的密封环槽(121),所述进气管(2)和分流管(3)均安装于所述储气筒(1)上且与储气筒(1)的内壁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2)和分流管(3)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锁紧螺栓(41),所述上筒体(11)上开设有供锁紧螺栓(41)穿过的定位孔(112),所述下筒体(12)上开设有与定位孔(112)对应的锁紧孔(122),所述锁紧螺栓(41)贯穿定位孔(112)与限位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还包括锥弹簧(42),所述定位孔(112)为一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侧壁设置有供锥弹簧(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晖李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誉亿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