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66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涉及高速公路机电安装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防护装置造成施工人员操作不便和无法对施工人员提供全面保护的问题,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的防护网、设于防护网顶部的防护罩,防护罩顶部中间向上突起呈圆弧面,防护罩一侧设有用于人员伸出肢体作业的作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全面保护施工人员,同时不会影响到施工人员洞顶操作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机电安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隧道内通常需要安装诸多机电设备,这些机电设备包括电缆、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监控系统、限速标志、车辆检测器等,由于隧道洞顶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量大,作业高度较高,因此,需要配备适用于隧道内环境的安装平台,人员站立在平台上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但在施工的过程中,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施工作业中,极有可能站立在偏离平台的重心处进行作业而导致平台发生侧翻的风险,或者被隧道顶部的物品掉落砸伤。总之,在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的安装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5883553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安装高空作业安全网箱,包括升降机插槽、升降吊环、方钢架、圆箱环、圆箱柱、门柱、网孔罩、弧形环、夹持套环、防护网、底板;所述底板下设有升降机插槽,所述方钢架由四根方钢和顶部田字形方钢焊接而成,所述方钢架顶部设有升降吊环,所述底板上方和田字形方钢下方嵌入式设有圆箱环和多根圆箱柱,所述圆箱柱中设有快速插接式门柱,所述圆箱柱上设有多段弧形环,所述弧形环上设有多个夹持套环,所述弧形环与底板之间设有网孔罩,所述顶部圆箱环上设置有防护网。该专利技术采用方形框架、圆箱柱箱体,通过网孔罩和防护网,方形框架、圆形内围栏,从侧面和顶部对作业人员进行防护,保证作业人员的侧面和顶部的安全防护性能,也可以防止物品坠落伤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该装置的网孔罩呈圆形罩设在防护网的顶部,人员站在圆箱环内施工时,必须站在边缘部位,并把头伸出圆箱环进行施工,否则,网孔罩会遮盖住施工人员的视线,影响施工人员在洞顶作业,而该过程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头部不能被网孔罩保护,同样会面临被高空坠物砸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具有全面保护施工人员,同时不会影响到施工人员洞顶操作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的防护网、设于所述防护网顶部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顶部中间向上突起呈圆弧面,防护罩一侧设有用于人员伸出肢体作业的作业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在进行隧道内机电安装的施工过程中,钻入防护网内,并将手伸出防护罩上的作业口进行操作,由于防护罩顶部呈圆弧形设置,因此,既能够保证人员将手伸出外部进行作业,同时还能防止人员将头伸出防护罩外部的不安全行为,既给人员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人员进行洞顶作业,又能够从四周为人员提供全方位的防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底端正对所述防护网的顶端,并以所述防护网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网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网固定于施工平台上之后便不能再动,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当需要在不同方向上进行施工时,可转动防护罩,使得防护罩上的作业口朝向施工作业的方向上,便于人员进行操作。该设置使得人员在不移动防护网的情况下,只通过旋转防护罩便能够实现作业口的转动,进一步方便了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包括多片嵌套的球面网片,每片所述球面网片均为球面,所述球面网片两端分别对称的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网上端,相邻所述球面网片中,其中一个的球面内表面与另一个的球面外表面之间紧贴设置并可相对其转动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可通过转动各个球面网片而改变防护罩的罩设区域大小,从而改变作业口的大小,使得作业口不会妨碍人员操作,满足不同体型人员不同操作习惯下的使用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网包括多段套设的网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施工人员的身高套设不同数量的网筒,并把防护罩套设在最后一段的网筒上,使得防护网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筒两端分别设有上安装环和下安装环,所述上安装环远离所述网筒一端设有一圈安装槽,所述下安装环远离所述网筒一端设有一段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安装板,相邻所述网筒上的安装板与安装槽相互配合插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插设于安装槽内的设置,使得相邻两段网筒之间对接的更加牢固,防护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安装环与所述下安装环外对称的设有连接耳片,所述连接耳片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贯穿各个网筒上对应的连接孔的螺栓,所述螺栓端部通过螺母顶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螺母结构将多段套设的网筒顶紧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各段网筒受力不同而相互错开或者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最内层或最外层的所述球面网片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钢圈,所述钢圈上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安装槽上水平设有腰形孔,所述螺孔内配设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贯穿所述腰形孔拧紧于所述定位螺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通过钢圈插设于安装槽内而与安装槽相连接,当钢圈插设于安装槽内时,通过将定位螺钉贯穿腰形孔而拧紧于定位螺孔中,实现对防护罩的固定,避免防护罩掉落,当需要变化作业口的方向时,松开螺钉,沿着安装槽旋转防护罩至作业口正对人员操作方向,再将定位螺钉拧紧,从而实现对防护罩调整后的重新固定,固定、调整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最下层的所述网筒的高度高于其上方的各个网筒,且最下层的网筒一侧开口,并在开口上铰接有转门,所述转门与所述开口另一侧之间通过门栓结构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个子较矮时,无需在最下层的网筒上再安装网筒,直接将防护罩安装于最下层的防护网上,并从转门进入到防护网内进行作业即可;当操作人员个子较高时,可在最下层的网筒上再套设新的网筒,并将防护罩安装在最上层的网筒之上,再通过转门进入到防护网内部进行作业。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适应不同人员的使用,提高了防护装置的适应性,使用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防护网顶部设置圆弧形的防护罩,既能够保证人员将手伸出外部进行作业,同时还能防止人员将头伸出防护罩外部的不安全行为,既给人员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人员进行洞顶作业,又能够从四周为人员提供全方位的防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2.通过防护罩在防护网顶部的转动连接,使得人员在不移动防护网的情况下,只通过旋转防护罩便能够实现作业口的转动,方便了使用;3.通过将防护网设置为多段套设的网筒,使得施工人员可根据身高不同而套设不同数量的网筒,并把防护罩套设在最后一段的网筒上,使得防护网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防护网;11、网筒;12、转门;13、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的防护网(1)、设于所述防护网(1)顶部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顶部中间向上突起呈圆弧面,防护罩(2)一侧设有用于人员伸出肢体作业的作业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的防护网(1)、设于所述防护网(1)顶部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顶部中间向上突起呈圆弧面,防护罩(2)一侧设有用于人员伸出肢体作业的作业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底端正对所述防护网(1)的顶端,并以所述防护网(1)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网(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包括多片嵌套的球面网片(22),每片所述球面网片(22)均为球面,所述球面网片(22)两端分别对称的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网(1)上端,相邻所述球面网片(22)中,其中一个的球面内表面与另一个的球面外表面之间紧贴设置并可相对其转动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包括多段套设的网筒(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11)两端分别设有上安装环(13)和下安装环(14),所述上安装环(13)远离所述网筒(11)一端设有一圈安装槽(131),所述下安装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阳明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