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33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包括锁壳体、横拉件、锁定件、限位件和锁舌,所述横拉件可相对所述锁壳体移动,所述锁定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壳体上,所述横拉件上设有与所述所锁定件配合的第一驱动部,以及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第二驱动部,所述锁定件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第二凸部,还包括驱动所述限位件向所述第一凸部一侧转动的驱动件,该地钩锁能够避免电机产生的力将卷帘门体和地埋拉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
技术介绍
以图1中部分结构为例,现有的地钩锁的锁壳内设有锁定件、限位件和锁舌,为实现防撬,其可设置成二阶锁,即撬动锁舌使其与限位件分离后,锁定件仍对锁舌进行限位,此时锁舌的移动会触发微动开关实现报警,同时避免对锁体内的零部件结构造成损坏。锁匙开锁时,锁壳内的板条驱动锁定件、限位件与锁舌的分离,锁匙关锁时,板条逐步与锁定件和限位件分离,锁定件和限位件复位到锁合位置,并与锁舌配合实现闭锁。现实中会出现操作者误操作的情况,即操作者在采用锁匙旋拧开锁后会旋即关锁,此时卷帘门体不动,锁舌在地埋的作用下位置不发生变化,但是锁定件和限位件回到闭锁的位置状态,且,控制器已收到开锁信号,这时通过遥控器仍能够执行开门操作,电机会驱动卷帘门拉扯门体和地埋结构。即,存在一种情况下,控制器难以判断锁舌与锁定件和限位件的位置状态,可能导致门体和地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在锁门状态下,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控制器无法准确判断地钩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包括锁壳体(1)、横拉件(2)、锁定件(3)、限位件(4)和锁舌(5),所述横拉件(2)可相对所述锁壳体(1)移动,所述锁定件(3)、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锁舌(5)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件(2)上设有与所述锁定件(3)配合的第一驱动部(21),以及与所述限位件(4)配合的第二驱动部(22),所述锁定件(3)上设有第一凸部(31),所述限位件(4)上设有第二凸部(41),还包括驱动所述限位件(4)向所述第一凸部(31)一侧转动的驱动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包括锁壳体(1)、横拉件(2)、锁定件(3)、限位件(4)和锁舌(5),所述横拉件(2)可相对所述锁壳体(1)移动,所述锁定件(3)、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锁舌(5)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件(2)上设有与所述锁定件(3)配合的第一驱动部(21),以及与所述限位件(4)配合的第二驱动部(22),所述锁定件(3)上设有第一凸部(31),所述限位件(4)上设有第二凸部(41),还包括驱动所述限位件(4)向所述第一凸部(31)一侧转动的驱动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1)和所述第二驱动部(22)为所述横拉件(2)上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1)为所述横拉件(2)上的凸起,所述第一驱动部(21)包括靠近地钩锁中部一侧的驱动边(211)以及下侧的限位边(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钩锁防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上设有第一锁合部(32),所述限位件(4)上设有第二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王雍杰黄文海高秋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